论我国预算监督管理的完善路径--以人大监督为视角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6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第8页 |
·理论意义 | 第8页 |
·现实及实践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8-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财政学界对预算监督的研究 | 第11-13页 |
·政治学界对预算监督的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 第14-15页 |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法 | 第15页 |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5-16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预算监督的理论分析 | 第16-25页 |
·概念界定 | 第16-21页 |
·财政预算 | 第16-17页 |
·预算监督概述 | 第17-18页 |
·人大预算监督概述 | 第18-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博弈论 | 第22-25页 |
第三章 预算监督的博弈论分析 | 第25-31页 |
·研究假设 | 第25-26页 |
·构建博弈模型 | 第26-28页 |
·博弈均衡解分析 | 第28-30页 |
·以人大监督的视角归纳博弈论模型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人大预算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现行法规不完善,违法成本低 | 第31-33页 |
·预算监督制度缺乏科学性规范 | 第33-34页 |
·人大预算监督组织机构建设不到位 | 第34-35页 |
·预算工作缺乏透明度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人大预算监督的政策建议 | 第36-40页 |
·加强预算监督的法律建设 | 第36-37页 |
·科学合理地规范预算监督制度 | 第37页 |
·加强人大预算监督的组织建设 | 第37-38页 |
·引入公共问责机制,提高财政预算的透明度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44-45页 |
后记与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