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室内空气品质 | 第9-10页 |
·室内空气分析与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室内环境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室内污染物的种类及污染源的分析 | 第14-23页 |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 第14-17页 |
·室外来源 | 第14页 |
·室内来源 | 第14-17页 |
·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 | 第17-23页 |
·二氧化碳 | 第17页 |
·一氧化碳 | 第17-18页 |
·二氧化硫 | 第18页 |
·臭氧 | 第18-19页 |
·甲醛 | 第19-20页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第20-21页 |
·可吸入颗粒物 | 第21-23页 |
3.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方法研究 | 第23-31页 |
·主观评价 | 第23-24页 |
·客观评价 | 第24-27页 |
·预评价 | 第27-31页 |
·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27-28页 |
·评价方案的实施 | 第28-29页 |
·评价结论与对策措施 | 第29-31页 |
4 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测量与评价 | 第31-44页 |
·测量时注意事项 | 第31页 |
·甲醛的测量 | 第31-33页 |
·测量的依据及原理 | 第31页 |
·测量程序 | 第31-33页 |
·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测量 | 第33-34页 |
·测量的依据及原理 | 第33页 |
·测量程序 | 第33-34页 |
·PM_(10 )的测量 | 第34-35页 |
·测量结果 | 第35-36页 |
·对测量结果评价 | 第36-44页 |
·评价因子的选取 | 第37页 |
·室内空气品质分级及其标准 | 第37页 |
·建立隶属函数 | 第37-41页 |
·确定因子权重 | 第41-42页 |
·综合评价结果 | 第42-43页 |
·程序框图 | 第43-44页 |
5.室内污染物的控制研究 | 第44-61页 |
·室内污染的治理技术 | 第44-46页 |
·室内通风换气与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关系 | 第46-50页 |
·通风换气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46-49页 |
·自然通风对室内甲醛浓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通风量的计算 | 第50-54页 |
·新的通风标准 ASHRAE STANDARD 62—1989R | 第51页 |
·简单的计算方法 | 第51-52页 |
·规范的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以氧气为标准的最小通风量 | 第53-54页 |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控制 | 第54-61页 |
·实验装置 | 第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6-6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