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一、导论第7-12页
 (一) 选题意义第7-9页
  1. 理论意义第7-8页
  2. 现实意义第8-9页
 (二) 研究现状第9-11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2. 港台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 研究方法第11-12页
 (四) 研究创新之处第12页
二、高校学生社团概述第12-16页
 (一) 高校学生社团的含义第12-13页
 (二)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征第13-15页
 (三) 高校学生社团的分类第15-16页
三、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依据第16-18页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第16-17页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6页
  2. 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目标第16-17页
 (二)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与高校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第17-18页
  1.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基本内涵第17页
  2. 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体第17-18页
四、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构成第18-21页
 (一) 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第18-19页
  1. 引导高校学生社团成员的政治方向第18页
  2. 激发高校学生社团成员的精神动力第18-19页
  3. 塑造高校学生社团成员的健全人格第19页
 (二) 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第19-20页
  1. 经济功能第19页
  2. 政治功能第19页
  3. 文化功能第19-20页
 (三) 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的互补统一第20-21页
  1. 个体性功能是社会性功能的基础第20页
  2. 社会性功能是个体性功能的延伸第20页
  3. 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的统一第20-21页
五、高校学生社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势与瓶颈第21-24页
 (一) 社团活动开展的动力与隐患第21-22页
 (二) 社团成员的纪律规范与效率第22-23页
 (三) 社团服务社会功能的利与弊第23-24页
六、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策略第24-30页
 (一) 拓展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第24-26页
 (二) 完善社团负责人选拔交接培训制度第26-27页
 (三) 健全高校学生社团教育的指导机制第27页
 (四) 增强社团学生多样化活动的独立性第27-28页
 (五) 加强社团凝聚力与活动多样化建设第28-29页
 (六) 营造积极健康的学生社团文化氛围第29-30页
结语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Abstract第34-36页
附录第36-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一篇: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