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风景名胜区景点设计地域文化的表达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研究的背景第8-9页
     ·全球化对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影响第8页
     ·我国地域性景观的现状第8页
     ·风景名胜区景点地域特色的重要性第8-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研究目的第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2-14页
     ·研究内容第12页
     ·研究的方法第12-14页
第二章 风景名胜区景点设计地域文化表达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4-18页
   ·风景名胜区相关概述第14-16页
     ·风景名胜区第14-15页
     ·景点第15页
     ·景点设计第15-16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页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述第16-18页
     ·地域性第16页
     ·地域文化第16页
     ·地域文化景观第16-18页
第三章 风景名胜区景点设计地域文化表达理论体系的构建第18-30页
   ·地域文化表达的主体内容第18-20页
     ·融入自然环境第18-19页
     ·尊重场所精神第19-20页
   ·影响地域文化表达的因素第20-25页
     ·自然环境条件第20-23页
     ·人文特征条件第23-24页
     ·社会条件因素第24-25页
     ·大众游憩行为心理影响因素第25页
   ·地域文化表达的方法第25-30页
     ·改造与利用物质形态的自然景观第25-28页
     ·遵循与传承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景观第28-30页
第四章 风景名胜区景点设计地域文化的表达方法研究第30-39页
   ·突出景点自然环境景观特征第30-31页
     ·对景区自然环境整体特征的理解第30页
     ·利用自然肌理构建展示地域文化的景观第30-31页
   ·传承与发扬地域文化第31-33页
     ·整合历史文脉第31页
     ·抽取地域文化的典型符号第31-32页
     ·借鉴传统形式,再现景观风貌第32页
     ·象征文化内涵第32页
     ·隐喻场所精神第32-33页
   ·提炼景观要素第33-35页
     ·把握景观要素的外在形态第33-34页
     ·提炼具地域性内涵的景观要素第34-35页
     ·关联景观要素与地域文化第35页
   ·考虑人对地域文化景观的感知与体验第35-36页
     ·人对地域文化景观的感知第35页
     ·人对地域文化景观的体验第35-36页
   ·组织与构建景观空间形态第36-39页
     ·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第36-37页
     ·塑造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第37-39页
第五章 龙南小武当风景名胜区入口服务区景点设计实例研究第39-49页
   ·项目概况第39-40页
     ·龙南小武当概况第39-40页
     ·规划区基本概况第40页
   ·规划定位与规划目标第40页
   ·规划原则第40-41页
     ·因地制宜原则第40页
     ·生态优先原则第40页
     ·整体统一性原则第40页
     ·以人为本原则第40-41页
     ·地域特色原则第41页
   ·地域文化分析第41-42页
     ·历史沿革第41页
     ·可利用的地域性设计元素第41-42页
   ·规划方案第42-44页
     ·规划构思第42-43页
     ·总体布局第43-44页
   ·设计的地域文化表达第44-49页
     ·尊重自然环境特征第44-47页
     ·传承与发扬地域文化第47页
     ·地域性景观要素的运用第47-48页
     ·人对地域性景观的感知和体验第48页
     ·地域性景观空间的构建第48-4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总结第49-50页
   ·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公园微地形设计探析--以南昌人民公园为例
下一篇:城市边缘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探讨--以南昌梅岭—滕王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