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养混凝土的热损伤效应及其改善措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蒸养混凝土及其预制构件的发展 | 第14-15页 |
·蒸养混凝土的水化 | 第15-19页 |
·蒸养混凝土的结构与性能 | 第19-2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5-38页 |
·试验原材料 | 第25-26页 |
·水泥 | 第25页 |
·掺合料 | 第25页 |
·骨料 | 第25-26页 |
·减水剂和拌合水 | 第26页 |
·试件成型与养护制度 | 第26-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8页 |
·水泥水化程度 | 第27-29页 |
·水化产物成分和结构分析 | 第29-32页 |
·混凝土的毛细吸水性 | 第32-33页 |
·氯离子在试件内部的扩散迁移性能 | 第33页 |
·混凝土碳化试验 | 第33-34页 |
·混凝土冲击韧性试验 | 第34-35页 |
·蒸养过程中的试件肿胀变形测试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混凝土在蒸养过程中的肿胀变形 | 第38-62页 |
·蒸养混凝土肿胀变形机理及模型 | 第39-49页 |
·蒸养热效应引起的物相体积变化 | 第39-40页 |
·蒸养热效应导致的混凝土内部应力的变化 | 第40-43页 |
·蒸养混凝土肿胀变形模型 | 第43-49页 |
·蒸养过程中砂浆和混凝土的变形特点 | 第49-52页 |
·试验方案 | 第49-50页 |
·蒸养过程中砂浆试件的变形规律 | 第50-51页 |
·蒸养过程中混凝土的变形规律 | 第51-52页 |
·蒸养试件肿胀变形的影响因素 | 第52-58页 |
·预养期对蒸养肿胀变形的影响 | 第52-53页 |
·水胶比对蒸养肿胀变形的影响 | 第53-54页 |
·矿物掺合料掺量对蒸养肿胀变形的影响 | 第54-55页 |
·蒸养试件肿胀变形模型的验证 | 第55-57页 |
·蒸养过程中生成其他产物的影响 | 第57-58页 |
·蒸养混凝土肿胀变形与其关键组成及结构参数的关系 | 第58-61页 |
·试样肿胀变形与自由水含量的关系 | 第58-60页 |
·试样肿胀变形与初始结构强度的关系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蒸养混凝土表层伤损及其效应 | 第62-91页 |
·蒸养混凝土表层伤损现象 | 第62-63页 |
·试验方案 | 第63-66页 |
·微观结构研究 | 第63-64页 |
·毛细吸水性试验 | 第64页 |
·氯离子扩散性能试验 | 第64-66页 |
·碳化试验 | 第66页 |
·蒸养混凝土表层区微观结构与表层伤损效应机制 | 第66-80页 |
·水化程度 | 第66-69页 |
·水化物相 | 第69-71页 |
·孔结构 | 第71-72页 |
·蒸养混凝土表层伤损效应的形成机制 | 第72-80页 |
·表层伤损效应对混凝土毛细水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80-83页 |
·蒸养混凝土由表及里的毛细水吸附性能 | 第80-82页 |
·蒸养混凝土近表层区毛细水吸附性能 | 第82-83页 |
·表层伤损效应对混凝土中氯离子迁移的影响 | 第83-87页 |
·标养和蒸养试件氯离子扩散性能对比 | 第83-84页 |
·不同组成蒸养试件氯离子扩散性能 | 第84-87页 |
·表层伤损效应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 | 第87-89页 |
·标养和蒸养试件的碳化深度对比 | 第87页 |
·蒸养试件不同位置处的碳化性能 | 第87-89页 |
·小结 | 第89-91页 |
第五章 蒸养热效应导致的混凝土脆化 | 第91-109页 |
·试验方案 | 第91-92页 |
·抗冲击性能试验 | 第91-92页 |
·抗拉性能试验 | 第92页 |
·蒸养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 | 第92-97页 |
·养护温度对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93-95页 |
·组成材料对蒸养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95-97页 |
·蒸养混凝土的抗拉性能 | 第97-100页 |
·蒸养与标养混凝土的拉压比及折压比 | 第98-99页 |
·温度对折压比的影响 | 第99-100页 |
·蒸养混凝土的热脆化效应及其发生机制 | 第100-108页 |
·热脆化效应 | 第100页 |
·相关机理探讨 | 第100-108页 |
·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六章 改善蒸养混凝土热损伤效应的技术措施 | 第109-148页 |
·试验方案 | 第109-111页 |
·合理配伍胶凝材料组成研究 | 第109页 |
·表层保湿蒸养工艺研究 | 第109-110页 |
·后续水养护措施研究 | 第110-111页 |
·组成材料对蒸养混凝土热损伤效应的改善作用 | 第111-116页 |
·蒸养混凝土的孔结构 | 第111-114页 |
·蒸养混凝土的毛细吸水性能 | 第114-116页 |
·表层保湿蒸养工艺 | 第116-124页 |
·蒸养工艺对混凝土吸水性的改善作用 | 第117-121页 |
·蒸养工艺对混凝土孔结构的改善作用 | 第121-124页 |
·后续水养护措施 | 第124-137页 |
·后续养护对水化程度的影响 | 第124-126页 |
·后续养护对水化物相的影响 | 第126-128页 |
·后续养护对水化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128-131页 |
·后续养护对孔结构的影响 | 第131-133页 |
·后续养护对毛细水吸附性能的改善作用 | 第133-137页 |
·后续养护对蒸养混凝土脆性的改善作用 | 第137页 |
·钢筋率对蒸养混凝土毛细吸水性的影响 | 第137-139页 |
·氯盐环境下蒸养混凝土服役寿命预测 | 第139-146页 |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 | 第140-141页 |
·扩散模型中的参数取值 | 第141-143页 |
·氯离子扩散系数计算方法 | 第143-145页 |
·典型沿海地区环境的蒸养混凝土寿命预测 | 第145-146页 |
·小结 | 第146-14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8-152页 |
·主要结论 | 第148-151页 |
·研究展望 | 第151-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4页 |
致谢 | 第164-16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65-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