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把式”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1 绪论 | 第13-21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采场上覆岩层结构及运动规律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不规则煤柱开采国内外现状 | 第17-18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2 工作面概况及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 第21-29页 |
| ·工作面概况 | 第21-26页 |
| ·1622(3)工作面开采条件 | 第21-22页 |
| ·工作面地质构造条件 | 第22-23页 |
| ·水文地质概况 | 第23-24页 |
| ·工作面开采其他地质因素 | 第24页 |
| ·采煤方法及设备 | 第24-26页 |
| ·采场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第26-28页 |
| ·煤岩现场取样 | 第26页 |
| ·试验内容及设备 | 第26-27页 |
|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结果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工作面采场围岩应力演化规律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 第29-53页 |
| ·模型设计 | 第29-32页 |
| ·FIAC~(3D)模拟软件简介 | 第29页 |
| ·模型的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 第30-31页 |
|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 ·模拟方案及步骤 | 第32页 |
| ·短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的模拟分析 | 第32-37页 |
| ·短工作面破坏场特征 | 第32-33页 |
| ·短工作面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第33-37页 |
| ·长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的模拟分析 | 第37-43页 |
| ·长工作面破坏场特征 | 第37-39页 |
| ·长工作面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第39-43页 |
| ·“刀把式”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的模拟分析 | 第43-51页 |
| ·工作面对接前后采场“压力拱”特征演化 | 第43-45页 |
| ·采场“压力拱”演化规律特征的数值模拟 | 第45-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4 1622(3)工作面现场矿压观测与分析 | 第53-81页 |
| ·矿压观测的主要内容 | 第53页 |
| ·测点布置 | 第53-54页 |
| ·工作面测点布置 | 第53页 |
| ·巷道测点布置 | 第53-54页 |
| ·工作面来压分析 | 第54-62页 |
| ·小面矿压显现特征 | 第55-57页 |
| ·大面矿压显现特征 | 第57-62页 |
| ·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分析 | 第62-71页 |
| ·支架工作阻力频率分布 #S1 | 第63-66页 |
| ·支架平均末阻力频率分布 #S4 | 第66-67页 |
| ·安全阀开启率 #S5 | 第67-68页 |
| ·支架初撑力统计 #S6 | 第68-70页 |
| ·支架适应性评价 | 第70-71页 |
| ·工作面对接前后液压支架载荷分析 | 第71-73页 |
| ·巷道变形观测 | 第73-79页 |
| ·Ⅰ测区 | 第73-76页 |
| ·Ⅱ测区 | 第76-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5 结论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