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插图索引 | 第11-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19页 |
|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14-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 ·全球化的影响 | 第15-16页 |
| ·地域特色的消失 | 第16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6-17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理论研究 | 第17页 |
| ·实地调研 | 第17页 |
| ·归纳演绎 | 第17页 |
| ·课题的组织结构和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 ·课题的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 ·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 第2章 居住小区环境与景观设计的释义 | 第19-30页 |
| ·概念阐述 | 第19-21页 |
| ·居住小区的概念 | 第19页 |
| ·环境的概念 | 第19-20页 |
| ·景观的概念 | 第20-21页 |
| ·居住小区环境与景观设计的内涵 | 第21页 |
| ·国内外住区环境与景观设计的历史回顾 | 第21-26页 |
| ·国外住区环境与景观设计的历史回顾 | 第21-24页 |
| ·国内居住小区环境与景观设计的历史回顾 | 第24-26页 |
| ·居住小区环境与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 第26-30页 |
| ·场所理论 | 第26-27页 |
| ·地域主义理论 | 第27-28页 |
| ·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 | 第28-30页 |
| 第3章 南昌市居住小区环境与景观设计发展和现状 | 第30-43页 |
| ·南昌市居住小区环境与景观设计的发展 | 第30-34页 |
| ·空白期 | 第30-31页 |
| ·发展初期 | 第31-32页 |
| ·发展期 | 第32-33页 |
| ·繁荣期 | 第33-34页 |
| ·南昌市居住小区环境与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 ·设计风格异域化 | 第34-35页 |
| ·功能布局形式化 | 第35-36页 |
| ·小区风貌雷同化 | 第36-37页 |
| ·场地环境人工化 | 第37-38页 |
| ·南昌市居住小区环境与景观设计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8-43页 |
| ·异域文化的冲击 | 第38-39页 |
| ·自身文化的没落 | 第39-40页 |
| ·对自然的不尊重 | 第40-41页 |
| ·设计思想的落后 | 第41-43页 |
| 第4章 南昌市居住小区环境与景观设计探讨 | 第43-74页 |
| ·地域性环境与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43-51页 |
| ·自然环境 | 第43-46页 |
| ·资源材料 | 第46-48页 |
| ·建筑形式 | 第48-49页 |
| ·历史文化 | 第49-51页 |
| ·南昌市居住小区环境与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 第51-68页 |
| ·与南昌地区的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51-55页 |
| ·与南昌地区的植物建材相结合 | 第55-58页 |
| ·与赣派传统建筑相结合 | 第58-60页 |
| ·与江西历史文化相结合 | 第60-68页 |
| ·青云佳苑居住小区环境与景观设计解析 | 第68-74页 |
| ·项目概况 | 第68-69页 |
| ·设计理念 | 第69页 |
| ·环境与景观营造 | 第69-72页 |
| ·设计评析 | 第72-74页 |
| 结论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81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及竞赛获奖情况) | 第81-82页 |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设计项目)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