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6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 第11-16页 |
·水热法简介 | 第16-21页 |
·水热法 | 第16-17页 |
·水热合成的特点 | 第17-18页 |
·水热合成实验设计原则 | 第18-20页 |
·陶瓷粉体水热合成的化学新方向 | 第20-21页 |
·微波的化学合成 | 第21-26页 |
·微波加热原理 | 第22页 |
·微波液相合成技术的特点 | 第22-23页 |
·微波液相加热制备纳米材料 | 第23-26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水热与微波辅助合成形貌可控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陶瓷粉体 | 第28-46页 |
·羟基磷灰石的功能及其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羟基磷灰石的功能与用途 | 第28-29页 |
·羟基磷灰石粉体制备的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31-32页 |
·形貌可控羟基磷灰石的水热合成及表征 | 第32-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形貌可控羟基磷灰石的微波辅助合成及表征 | 第39-45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羟基磷灰石晶体生长及形貌控制的机理探讨 | 第46-62页 |
·成核与生长理论概述 | 第46-51页 |
·成核理论 | 第46-47页 |
·晶体生长理论 | 第47-48页 |
·现有晶体生长理论在纳米微粒合成中应用的局限性 | 第48页 |
·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理论 | 第48-50页 |
·晶体习性调制的基本思想 | 第50-51页 |
·羟基磷灰石针状生长及形貌控制的机理探讨 | 第51-60页 |
·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构 | 第52-53页 |
·HAP 晶体针状生长的晶体学及物化生长机理 | 第53-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水热合成形貌可控的Na_(0.5)Bi_(0.5)TiO_3无铅压电陶瓷粉体 | 第62-80页 |
·引言 | 第62-66页 |
·无铅压电陶瓷在压电陶瓷材料中的地位 | 第63-64页 |
·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现状 | 第64-65页 |
·(Na_(0.5)Bi_(0.5))TiO_3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65-66页 |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66页 |
·形貌可控Na_(0.5)Bi_(0.5)TiO_3的水热合成及表征 | 第66-73页 |
·实验部分 | 第66-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73页 |
·溶胶-凝胶-水热合成Na_(0.5)Bi_(0.5)TiO_3纳米线 | 第73-79页 |
·实验部分 | 第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Na_(0.5)Bi_(0.5)TiO_3无铅压电陶瓷的性能研究 | 第80-92页 |
·陶瓷粉体对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80-81页 |
·粉体粒度的影响 | 第80页 |
·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80-81页 |
·粉子形状的影响 | 第81页 |
·实验方法 | 第81-84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81-83页 |
·样品的测试 | 第83-8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4-91页 |
·烧结温度的确定 | 第84-87页 |
·先驱粉粒度的影响 | 第87页 |
·先驱粉形貌的影响 | 第87-88页 |
·陶瓷介电与铁电性能研究 | 第88-91页 |
·本章小节 | 第91-92页 |
总结及展望 | 第92-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