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污泥—木屑混合制备活性炭及其对刚果红吸附性能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 ·印染污泥特征及重金属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污泥的来源 | 第14-15页 |
| ·印染污泥的特质及危害 | 第15-16页 |
| ·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 第16-17页 |
| ·印染污泥处理处置 | 第17-21页 |
| ·污泥填埋 | 第17-18页 |
| ·污泥的土地利用 | 第18页 |
| ·污泥的焚烧 | 第18-19页 |
| ·海洋排放 | 第19页 |
| ·污泥干化 | 第19-20页 |
| ·污泥资源化新技术 | 第20-21页 |
| ·污泥制备活性炭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 ·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污泥活性炭的应用状况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 ·本文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页 |
| ·研究内容和路线 | 第24-26页 |
| ·论文创新性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 第27-36页 |
| ·样品来源及预处理 | 第27-28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8-29页 |
| ·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 第29页 |
| ·污泥基本性质的分析测试 | 第29-33页 |
| ·污泥基本性质的分析 | 第29-31页 |
| ·重金属总量分析 | 第31-32页 |
| ·重金属形态分析 | 第32-33页 |
| ·活性炭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 第33-35页 |
| ·活性炭的制备 | 第33页 |
| ·活性炭性质分析 | 第33-34页 |
| ·活性炭的静态吸附实验 | 第34-35页 |
| ·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印染污泥基本性质及重金属形态研究 | 第36-45页 |
| ·印染污泥基本性质分析 | 第36-37页 |
| ·印染污泥中重金属总量 | 第37-38页 |
| ·印染污泥重金属形态分析 | 第38-41页 |
| ·多变量分析 | 第41-44页 |
| ·聚类分析 | 第42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污泥活性炭的制备与表征 | 第45-58页 |
|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 ·印染污泥/木屑混合比例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前处理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 ·活化过程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 ·响应曲面法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 ·因素选取及实验方案 | 第50-51页 |
| ·碘吸附值的响应曲面分析 | 第51-52页 |
| ·最优工艺的确定 | 第52-54页 |
| ·最优工艺下活性炭的性质 | 第54-56页 |
| ·污泥/木屑基活性炭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54页 |
| ·污泥/木屑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分析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污泥炭对刚果红的吸附特性研究 | 第58-66页 |
| ·刚果红标准曲线 | 第58页 |
| ·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 ·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刚果红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 第60-62页 |
| ·刚果红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62-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