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恶意诉讼及其规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恶意诉讼的基本问题第12-23页
   ·恶意诉讼的概念界定第12-13页
   ·恶意诉讼的特征第13-16页
     ·违法性第13-15页
     ·隐蔽性第15页
     ·侵害利益的多元性第15-16页
   ·恶意诉讼的构成要件第16-19页
     ·主观上的故意第16-17页
     ·违法的起诉行为第17-18页
     ·因违法起诉而造成的损害后果第18页
     ·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18-19页
   ·恶意诉讼的类型第19页
   ·恶意诉讼与相似概念的辨析第19-23页
     ·恶意诉讼与诉讼权利的滥用第19-21页
     ·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第21页
     ·恶意诉讼与诉讼欺诈第21-23页
第2章 恶意诉讼的成因及其危害性第23-28页
   ·恶意诉讼的成因第23-26页
     ·社会诚信缺失第23页
     ·法律认同度低第23-24页
     ·权利滥用难以避免第24页
     ·审理阶段识别存在困难第24-25页
     ·立法规制不力第25-26页
   ·恶意诉讼的危害性第26-28页
     ·严重侵害了司法的公信力第26页
     ·极大浪费了司法资源第26-27页
     ·侵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第27页
     ·损害了社会诚信机制,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第27-28页
第3章 恶意诉讼规制的域外考察第28-32页
   ·大陆法系关于恶意诉讼的规制第28-29页
     ·民事罚款第28页
     ·受害方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之诉第28-29页
     ·将诚实信用原则引入民事诉讼法第29页
     ·恶意诉讼行为人承担诉讼费用第29页
     ·对恶意诉讼的起诉做出无效的认定或驳回第29页
   ·英美法系关于恶意诉讼的规制第29-31页
     ·法院认定恶意诉讼行为无效或将其驳回第30页
     ·规定当事人和律师的义务第30页
     ·不正当的行为而造成的诉讼费用的承担第30-31页
     ·发现程序的运用第31页
     ·受害人向法院提起侵权损害赔偿之诉第31页
   ·比较与启示第31-32页
第4章 规制恶意诉讼的构想第32-40页
   ·在民事诉讼法中切实贯彻诚实信用原则第32-33页
   ·扩大恶意诉讼行为人的诉讼费用的承担第33-34页
   ·加强法官素质和审判管理第34-35页
   ·完善民事恶意诉讼受害人救济制度第35页
   ·增设原告撤诉需经被告同意制度第35-36页
   ·完善民事恶意诉讼的刑事责任追究制度第36-40页
结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诉案件简易审判程序问题研究
下一篇: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