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权保护研究--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4页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一)选题背景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1-12页
  (一)研究目标第11页
  (二)研究内容第11-12页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2页
 四、采取的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第12-13页
  (一)研究方法第12页
  (二)实施方案第12-13页
  (三)可行性研究第13页
 五、课题的创新性及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3-14页
  (一)课题的创新性第13页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3-14页
第1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权的相关理论第14-24页
   ·发展权理论第14-16页
     ·发展权产生的背景第14-15页
     ·发展权与人权的关系第15-16页
   ·民族发展权理论第16-18页
     ·历史背景第16-17页
     ·民族发展权内涵第17-18页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权理论构建第18-24页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权内涵第18-19页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权的核心第19-20页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权的价值取向第20页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权的性质定位第20-21页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权的法律权利属性第21-22页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权的法律渊源第22-24页
第2章 实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权的意义第24-26页
   ·实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权的现实意义第24-25页
   ·实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权的法律意义第25-26页
第3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发展权保护现状第26-33页
   ·恩施州生态环境发展权保护调查第26-31页
     ·恩施州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第26页
     ·恩施州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第26-27页
     ·恩施州生态保护开展情况第27-31页
   ·恩施州生态环境发展权保护呈现的特点第31-33页
     ·地域性第31页
     ·综合性第31-32页
     ·集体性第32页
     ·规模性第32-33页
第4章 恩施州生态环境发展权保护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第33-44页
   ·恩施州生态环境发展权保护模式第33-40页
     ·政府保障第33-38页
     ·民众参与第38页
     ·企业合作第38-39页
     ·生态教育第39页
     ·学术指导第39-40页
   ·恩施州生态环境发展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第40-44页
     ·保护生态资源是前提第41页
     ·权利主体参与是源泉第41-42页
     ·静态保护与活态发展是途径第42-43页
     ·特色生态产业链是支柱第43页
     ·系统保护机制是保障第43-44页
第5章 恩施州生态环境发展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建议第44-54页
   ·恩施州生态环境发展权保护存在的问题第44-48页
     ·行政监管不到位第44页
     ·部分群众环保意识淡薄第44-45页
     ·保护经费不足第45-47页
     ·法制保护不完善第47-48页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第48页
   ·恩施州生态环境发展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第48-54页
     ·健全政府管理体制第48-49页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第49-50页
     ·拓展多元化投入渠道第50页
     ·完善法制第50-51页
     ·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51-54页
余论第54-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非线性依赖关系分析的人民币汇率多元描述与预测
下一篇:柔肝健脾法对药物性肝损伤作用机制及小鼠模型CYP2E1表达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