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8页 |
§1-1 光学涡旋的发展 | 第12-15页 |
§1-2 光学涡旋的特性 | 第15-22页 |
§1-2-1 光学涡旋的数学描述 | 第15-19页 |
§1-2-2 光学涡旋中的光子轨道角动量 | 第19-21页 |
§1-2-3 光学涡旋的传播 | 第21-22页 |
§1-3 光学涡旋的实验室生成 | 第22-29页 |
§1-3-1 几何光学模式转换法 | 第22-24页 |
§1-3-2 计算全息法 | 第24-25页 |
§1-3-3 螺旋相位板法 | 第25-26页 |
§1-3-4 激光直接输出 | 第26-27页 |
§1-3-5 多光束干涉法 | 第27-29页 |
§1-4 光学涡旋拓扑荷的探测 | 第29-36页 |
§1-4-1 光学涡旋与平面光波干涉法 | 第29-31页 |
§1-4-2 计算全息图法 | 第31-32页 |
§1-4-3 干涉仪法 | 第32-34页 |
§1-4-4 多孔干涉屏法 | 第34-36页 |
§1-5 结论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利用螺旋针孔屏在平面光照射条件下产生高阶涡旋光束 | 第38-51页 |
§2-1 引言 | 第38-39页 |
§2-2 螺旋多孔屏的构造原理 | 第39-40页 |
§2-3 螺旋多孔屏产生高阶涡旋的理论模拟 | 第40-45页 |
§2-4 基于螺旋多孔屏的高阶涡旋的实验室获取 | 第45-46页 |
§2-5 实验结果 | 第46-49页 |
§2-6 螺旋多孔屏产生分数拓扑态涡旋的设想 | 第49-50页 |
§2-7 结论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基于螺旋缝的涡旋光束拓扑态的探测及调制 | 第51-59页 |
§3-1 引言 | 第51-52页 |
§3-2 螺旋缝屏的建构 | 第52-53页 |
§3-3 螺旋缝屏后光场的数值模拟 | 第53-57页 |
§3-4 关于螺旋缝(孔)屏应用的讨论 | 第57-58页 |
§3-5 结论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利用相位编码光子筛获取特定光强图样 | 第59-68页 |
§4-1 引言 | 第59-61页 |
§4-2 相位编码光子筛的设计 | 第61-63页 |
§4-3 光子筛设计参数对产生图样的影响 | 第63-65页 |
§4-4 光子筛实验及实验结果 | 第65-67页 |
§4-5 结论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六孔干涉仪在平面光照射条件下产生二阶涡旋阵列 | 第68-79页 |
§5-1 引言 | 第68页 |
§5-2 六孔干涉仪的构建及模拟 | 第68-75页 |
§5-3 六孔干涉仪产生二阶涡旋阵列的实验研究 | 第75-77页 |
§5-4 对于六孔干涉仪的进一步讨论 | 第77页 |
§5-5 结论 | 第77-79页 |
第六章 利用光学显微镜获取刻划光栅表面形貌 | 第79-85页 |
§6-1 引言 | 第79页 |
§6-2 光栅表面高度起伏的实验探测 | 第79-81页 |
§6-3 提取高度分布的方法和实验结果 | 第81-84页 |
§6-4 分析讨论 | 第84页 |
§6-5 结论 | 第84-85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85-87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85-86页 |
§7-2 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8页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