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式家庭治疗视角下的流动儿童亲子关系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9页 | 
| ·文献回顾 | 第9-15页 |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15-19页 | 
| ·核心概念 | 第15页 | 
| ·理论工具 | 第15-18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结构式家庭治疗介入流动儿童亲子关系的方案 | 第19-25页 | 
| ·个案概述 | 第19页 | 
|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分析 | 第19-20页 | 
|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优势 | 第19-20页 | 
|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介入框架 | 第20页 | 
|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介入方案 | 第20-22页 | 
| ·家庭结构的诊断 | 第20-21页 | 
| ·亲子关系的重构 | 第21-22页 | 
| ·工作者的角色及工作技巧 | 第22-23页 | 
| ·工作者的角色 | 第22页 | 
| ·基本工作技巧 | 第22-23页 | 
| ·签订工作协议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结构式家庭治疗介入流动儿童亲子关系的过程 | 第25-40页 | 
| ·家庭结构的诊断 | 第25-31页 | 
| ·介入诊断 | 第25-30页 | 
| ·制定介入方案 | 第30-31页 | 
| ·亲子关系的重构 | 第31-39页 | 
| ·改变家庭对问题的定义 | 第31-33页 | 
| ·挑战家庭结构 | 第33-36页 | 
| ·重建家庭结构 | 第36-39页 | 
| ·维护与巩固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评估与反思 | 第40-44页 | 
| ·案例评估与反思 | 第40-41页 | 
| ·案例评估 | 第40-41页 | 
| ·反思 | 第41页 | 
| ·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国内的发展展望 | 第41-44页 | 
|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实用性 | 第41-42页 | 
| ·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实际应用中的面临的问题 | 第42页 | 
| ·结构式家庭治疗本土化的建议 | 第42-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附录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