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主要病害拮抗放线菌F10有效成分及菌剂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微生物农药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 ·微生物杀虫剂 | 第9-10页 |
| ·微生物杀菌剂 | 第10-11页 |
| ·微生物除草剂 | 第11页 |
| ·微生物植物生长调节剂 | 第11页 |
| ·农用抗生素概况 | 第11-15页 |
| ·国内外农用抗生素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抗生素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 | 第13-15页 |
| ·放线菌菌剂剂型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现有放线菌菌剂剂型 | 第15-16页 |
| ·有待开发的菌剂剂型 | 第16页 |
| ·油茶主要病害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9页 |
| ·油茶主要病害防治现状 | 第16-18页 |
| ·油茶主要病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第18-19页 |
| ·本课题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2 放线菌F10发酵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 第20-2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 ·材料 | 第20-21页 |
| ·方法 | 第21-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 ·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23-27页 |
| ·放线菌F10抗菌物质稳定性 | 第27页 |
| ·讨论 | 第27-29页 |
| 3 拮抗放线菌F10有效成分分析 | 第29-3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 ·仪器 | 第29-30页 |
| ·方法 | 第30-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 ·放线菌F10预处理效果 | 第32页 |
| ·放线菌F10处理液活性成分的有效部位 | 第32-33页 |
| ·放线菌F10萃取液有效成分纸层析 | 第33-34页 |
| ·放线菌F10有效成分抑菌活性 | 第34-36页 |
| ·放线菌F10有效成分的分子量 | 第36页 |
| ·讨论 | 第36-38页 |
| 4 生防放线菌F10菌剂研制 | 第38-4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3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38页 |
| ·材料 | 第38-39页 |
| ·方法 | 第39-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 ·放线菌F10原粉最优配置 | 第43页 |
| ·生防菌剂的最优助剂 | 第43-44页 |
| ·生防菌剂的最优配方 | 第44-45页 |
| ·生防菌剂抑菌活性及货架期 | 第45页 |
| ·生防菌剂防治油茶主要病害的盆栽效果 | 第45-46页 |
| ·生防菌剂林间施用效果 | 第46-47页 |
| ·讨论 | 第47-49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9-52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发酵工艺研究及抑菌物质稳定性 | 第49页 |
| ·拮抗放线菌F10有效成分分析 | 第49页 |
| ·拮抗放线菌F10生防菌剂研制 | 第49-50页 |
| ·讨论 | 第50-52页 |
| 6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