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进行职业能力研究的依据 | 第10-13页 |
·中国饭店行业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中国饭店人才需求现状 | 第11-12页 |
·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教育现状 | 第12页 |
·饭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 第12-13页 |
·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和评价的内容 | 第15页 |
·概定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 | 第15页 |
·明确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 第15页 |
·构建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 第15页 |
·确立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方针 | 第15页 |
·研究和评价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采用的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选题意义 | 第17-18页 |
2 职业能力的概念和特征 | 第18-23页 |
·能力概念陈述 | 第18-20页 |
·心理学角度的界定 | 第18-19页 |
·哲学角度的界定 | 第19-20页 |
·从职业能力开发的角度界定 | 第20页 |
·职业能力的概念 | 第20-21页 |
·职业能力的基本特征 | 第21-23页 |
3 饭店管理学生职业能力构成 | 第23-28页 |
·饭店的概念 | 第23页 |
·饭店管理专业 | 第23页 |
·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 | 第23-24页 |
·高校饭店管理学生职业能力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 | 第24页 |
·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方法能力 | 第24-25页 |
·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能力 | 第25页 |
·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路径 | 第25-28页 |
4 高校饭店管理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 第28-40页 |
·职业能力评价概况 | 第28-31页 |
·职业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职业能力评价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目标功能 | 第30-31页 |
·制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31页 |
·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方法 | 第31-32页 |
·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一级指标体系 | 第32页 |
·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二级指标体系 | 第32-33页 |
·高校饭店管理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的方法 | 第33-34页 |
·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过程 | 第34-36页 |
·标度方法表 | 第34页 |
·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权重的计算 | 第34-36页 |
·对计算的值进行一致性检验 | 第36页 |
·高校饭店管理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权重值表 | 第36-37页 |
·对数据的的分析和说明 | 第37-40页 |
5 国外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状况及启示 | 第40-44页 |
·职业能力培养的定义 | 第40页 |
·加强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 第40-41页 |
·国外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概况 | 第41-42页 |
·瑞士洛桑模式 | 第41-42页 |
·澳大利亚的HOSPITALITY专业培训包模式 | 第42页 |
·国外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给我们的启示 | 第42-44页 |
·人才培养关注行业特点和要求 | 第42-43页 |
·构建专业理论与教育理论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 第43页 |
·建立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第43页 |
·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 | 第43-44页 |
6 提升高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建议 | 第44-51页 |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 第44-45页 |
·优化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师资体系 | 第45-46页 |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实训体系 | 第46-48页 |
·引进以职业能力为考核内容的技能比赛体系 | 第48-51页 |
7 结论 | 第51-53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 | 第51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51页 |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表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