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7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4-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关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研究 | 第17-18页 |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政府责任的研究 | 第18-19页 |
·关于新农保试点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 第19页 |
·关于新农保推进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第19-20页 |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与供给的研究 | 第20-21页 |
·对文献综述的述评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创新点 | 第24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4-27页 |
·研究思路 | 第24-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求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27-3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7-29页 |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27-28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与供给 | 第28-29页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9-32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9页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9-30页 |
·供求理论 | 第30页 |
·财政分权理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求状况的问卷调查 | 第32-45页 |
·调查地选取与问卷设计 | 第32-35页 |
·调查地的选取 | 第32-33页 |
·问卷设计 | 第33-35页 |
·调查地概况 | 第35-39页 |
·临县概况 | 第35-37页 |
·介休市概况 | 第37-39页 |
·调查实施过程 | 第39-41页 |
·调查方法选取 | 第39-40页 |
·调查样本情况 | 第40-41页 |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 | 第41-45页 |
·年龄情况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文化程度统计分析 | 第42页 |
·子女数情况的统计分析 | 第42-43页 |
·身体状况的统计分析 | 第43-45页 |
第四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与供给分析 | 第45-64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分析 | 第45-54页 |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情况分析 | 第45-51页 |
·调查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现状分析 | 第51-54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给分析 | 第54-64页 |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情况分析 | 第54-59页 |
·调查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现状分析 | 第59-64页 |
第五章 基于结构构方程模型的新农保满意度分析 | 第64-85页 |
·农民对新农保的满意情况的统计分析 | 第64-66页 |
·对新农保有关方面的满意程度的统计分析 | 第64-66页 |
·对新农保各方面的整体满意度的比较分析 | 第66页 |
·结构方程模型介绍 | 第66-70页 |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第66-67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 | 第67-68页 |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及步骤 | 第68-70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优势 | 第70页 |
·结构方程全模型分析 | 第70-82页 |
·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70-71页 |
·变量设定与结构路径图设计 | 第71-73页 |
·结构方程模型建模 | 第73-74页 |
·模型的参数估计以及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 第74-76页 |
·模型的整体拟合评价 | 第76-77页 |
·模型的修正 | 第77-80页 |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的解释 | 第80-82页 |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82-85页 |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第82页 |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 | 第82-83页 |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的解释 | 第83-85页 |
第六章 调查地研究对我国新农保供求的启示 | 第85-91页 |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求问题的分析结论 | 第85-88页 |
·参保率高,但大多数农民选择的缴费档次低 | 第85页 |
·农民主要通过政府宣传了解新农保,而实际上了解很不全面 | 第85-86页 |
·主要依靠养老金收入的人数比例高,但待遇水平低 | 第86-87页 |
·养老金发放基本有保障,但基层经办不足以及金融服务等基础设施滞后 | 第87-88页 |
·我国新农保制度存在供求矛盾的原因分析 | 第88-91页 |
·历史遗留观念和体制的影响尚未消退 | 第88-89页 |
·基层机构在现行制度执行中存在一定的偏差 | 第89-91页 |
第七章 解决新农保供求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91-100页 |
·结合现实改进落实政策 | 第91-92页 |
·取消捆绑机制 | 第91页 |
·加大对新农保的宣传力度 | 第91-92页 |
·加强政策执行力并完善补贴资金落实机制 | 第92页 |
·提高农民对新农保的支付能力 | 第92-96页 |
·增加农民纯收入 | 第92-93页 |
·减轻农民的支出负担 | 第93-96页 |
·政府与集体共同为制度提供财政支持 | 第96-98页 |
·完善政府财政补贴模式 | 第96-97页 |
·鼓励拓展集体补助渠道 | 第97-98页 |
·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 | 第98-100页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98页 |
·建立并完善新农保缴费调整机制 | 第98页 |
·加快提高经办能力和完善配套的金融服务网络 | 第98-99页 |
·坚持发扬传统养老保障方式 | 第99-100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研究总结 | 第100-101页 |
·研究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附录 | 第106-11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