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1 前言 | 第10-23页 |
| ·芳香族聚酰胺 | 第10-11页 |
| ·间位芳香族聚酰胺 | 第11-13页 |
| ·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 ·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结构与性能 | 第12-13页 |
| ·芳纶的应用 | 第13-14页 |
| ·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聚合方法 | 第14-16页 |
| ·低温聚合法 | 第14-15页 |
| ·界面聚合法 | 第15页 |
| ·乳液聚合法 | 第15页 |
| ·Yamazaki膦酰化法 | 第15-16页 |
| ·钯催化的酰基化缩聚 | 第16页 |
| ·气相聚合法 | 第16页 |
| ·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页 |
| ·聚芳酰胺的改性技术 | 第16-18页 |
| ·染色性能 | 第17页 |
| ·抗紫外光性能 | 第17页 |
| ·耐热、阻燃性能 | 第17-18页 |
| ·间位芳香族聚合物的耐紫外光性能 | 第18-19页 |
| ·聚合物阻燃化技术 | 第19-21页 |
| ·聚合物的燃烧及机理 | 第20页 |
| ·阻燃剂的阻燃作用机理 | 第20页 |
| ·有机磷系阻燃剂的作用机理 | 第20-21页 |
|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第21-23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 ·主要原料与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 ·双(4-硝基苯氧基)苯基氧化膦(BNPP)的合成 | 第24-25页 |
| ·四氢呋喃(THF)的蒸馏 | 第24页 |
| ·三乙胺(TEA)的蒸馏 | 第24页 |
| ·双(4-硝基苯氧基)苯基氧化膦(BNPP)的合成 | 第24-25页 |
| ·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氧化膦(BAPP)的合成 | 第25页 |
| ·含磷芳香族聚酰胺的合成 | 第25-26页 |
| ·溶剂的预处理 | 第25页 |
| ·芳香族聚酰胺(PMIA)的合成 | 第25页 |
| ·含磷芳香族聚酰胺的合成 | 第25-26页 |
| ·聚合物膜的制备及测试用样品处理 | 第26-27页 |
|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27-30页 |
| ·差示量热扫描分析(DSC)测试 | 第27页 |
| ·红外光谱(IR)测试 | 第27页 |
| ·聚合物溶解性测试 | 第27页 |
| ·聚合物比浓对数粘度测定 | 第27页 |
| ·核磁共振谱(NMR)测试 | 第27页 |
| ·聚合物力学性能测试 | 第27页 |
| ·接触角的测量 | 第27-28页 |
| ·吸水率测试 | 第28页 |
| ·凝固性测试 | 第28页 |
| ·稳定性测试 | 第28页 |
| ·电阻率测试 | 第28-29页 |
| ·氧指数测试 | 第29-30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0-60页 |
| ·双(4-硝基苯氧基)苯基氧化膦(BNPP)的合成与表征 | 第30-34页 |
| ·双(4-硝基苯氧基)苯基氧化膦(BNPP)的合成方法 | 第30页 |
| ·合成条件优化 | 第30-33页 |
| ·结构表征 | 第33-34页 |
| ·双(4-氨基苯氧基)笨基氧化膦(BAPP)的合成与检测 | 第34-39页 |
| ·合成路线研究 | 第34-35页 |
| ·合成条件研究 | 第35-37页 |
| ·结构表征 | 第37-39页 |
| ·间位芳香族聚酰胺(PMIA)的合成及表征 | 第39-44页 |
| ·单体浓度对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起始反应温度对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单体摩尔比对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 ·结构表征 | 第42-43页 |
| ·PMIA的热转变 | 第43-44页 |
| ·含磷芳香族聚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 第44-57页 |
| ·BAPP含量对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第45页 |
| ·结构表征 | 第45-47页 |
| ·性能测试 | 第47-57页 |
| ·含磷聚芳酰胺的耐紫外光性能实验 | 第57-60页 |
| ·紫外光对含磷聚芳酰胺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 ·紫外光对含磷聚芳酰胺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 4 结论 | 第60-61页 |
| 5 展望 | 第61-62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 8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