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车联网 | 第11-12页 |
·车联网技术 | 第12-14页 |
·车载以太网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车载以太网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车载以太网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车载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车载信息安全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车载信息安全未来发展 | 第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安排 | 第20-21页 |
第2章 嵌入式以太网通信系统总体设计与实现 | 第21-37页 |
·嵌入式以太网通信系统总体设计 | 第21-23页 |
·硬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1页 |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第21-23页 |
·以太网模块设计与电路实现 | 第23-24页 |
·RX62N MCU其它外围模块设计与电路实现 | 第24-32页 |
·LCD液晶屏模块设计与电路实现 | 第24-28页 |
·温度传感器模块设计与电路实现 | 第28-29页 |
·CAN通信模块设计与电路实现 | 第29-31页 |
·JTAG接口设计与电路实现 | 第31-32页 |
·系统印制电路板(PCB)设计 | 第32-34页 |
·系统测试 | 第34-36页 |
·本章总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嵌入式以太网通信实时操作系统 | 第37-45页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μC/OS-Ⅱ简介 | 第37-38页 |
·嵌入式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 | 第37-38页 |
·μC/OS-Ⅱ简介 | 第38页 |
·μC/OS-Ⅱ系统内核功能 | 第38-42页 |
·任务创建和调度 | 第39-40页 |
·信号量 | 第40页 |
·时间管理 | 第40-41页 |
·存储管理 | 第41-42页 |
·μC/OS-Ⅱ系统移植 | 第42-44页 |
·本章总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嵌入式以太网通信网络协议栈移植 | 第45-60页 |
·嵌入式TCP/IP协议 | 第45-47页 |
·μC/TCP-IP协议架构 | 第47-51页 |
·以太网控制器DMA传输机制 | 第47页 |
·零拷贝 | 第47页 |
·μC/TCP-IP协议总体架构 | 第47-51页 |
·μC/TCP-IP协议移植 | 第51-56页 |
·接收数据包 | 第51-55页 |
·发送数据包 | 第55-56页 |
·网络缓冲区管理 | 第56页 |
·系统测试 | 第56-59页 |
·功能测试 | 第56-58页 |
·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总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IPsec协议在嵌入式网络通信系统中的实现 | 第60-74页 |
·IPsec概述 | 第60页 |
·IPsec协议架构 | 第60-61页 |
·IPsec协议在嵌入式以太网通信系统中的移植 | 第61-68页 |
·AH协议实现 | 第61-66页 |
·ESP协议实现 | 第66-68页 |
·AH和ESP协议功能测试 | 第68-71页 |
·AH协议功能测试 | 第68-69页 |
·ESP协议功能代码测试 | 第69-71页 |
·Linux操作系统下基于IPsec协议的VPN配置 | 第71-73页 |
·Openswan简介 | 第71页 |
·基于IPsec的VPN配置 | 第71-73页 |
·本章总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主要工作与创新之处 | 第74页 |
·进一步工作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