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高分子微胶囊概述 | 第10-12页 | 
| ·高分子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 | 第12-14页 | 
| ·悬浮聚合法 | 第12页 | 
| ·反相悬浮聚合法 | 第12-13页 | 
| ·分散聚合法 | 第13页 | 
| ·乳液聚合法 | 第13-14页 | 
| ·生物相容性可降解微胶囊 | 第14-16页 | 
| ·天然高分子微胶囊 | 第15页 | 
| ·合成高分子微胶囊 | 第15-16页 | 
| ·pH 响应型微胶囊 | 第16-17页 | 
| ·聚氨酯微胶囊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8-19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9-23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9-20页 | 
|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第20-23页 | 
| ·预聚体中 NCO 含量测试 | 第20页 | 
| ·固含量测试 | 第20-21页 | 
| ·乳液粘度测试 | 第21页 | 
| ·吸水率测试 | 第21页 | 
| ·粒度测试 | 第21页 | 
| ·偏光显微镜初步观测形貌 | 第21页 | 
| ·红外光谱测定化学结构 | 第21页 | 
| ·扫描电镜观测微球表面形貌 | 第21-22页 | 
| ·热分析仪测试微球的热性能 | 第22-23页 | 
| 第3章 羧甲基纤维素钠聚氨酯微球的制备 | 第23-46页 | 
| ·实验设计 | 第23-24页 | 
| ·实验过程 | 第24-26页 | 
| ·羧甲基纤维素钠取代度的测定 | 第24页 | 
| ·羧甲基纤维素钠聚氨酯微球的制备 | 第24-25页 | 
| ·正交设计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44页 | 
| ·测定 Na- CMC 取代度 | 第26-28页 | 
| ·聚合反应方程 | 第28-29页 | 
| ·正交设计结果 | 第29-32页 | 
| ·PEG 相对分子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 ·R 值的影响 | 第33-34页 | 
| ·Na-CMC 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 ·DMPA 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 ·预聚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7页 | 
| ·预聚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其它因素的影响 | 第38-41页 | 
| ·Na-CMC 聚氨酯微球的红外分析 | 第41页 | 
| ·Na-CMC 聚氨酯微球的形貌分析 | 第41-42页 | 
| ·Na-CMC 聚氨酯微球的热性能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4章 载药 Na-CMC 聚氨酯微球的制备及释药性能研究 | 第46-58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 ·释放性能研究 | 第47-49页 | 
| ·绘制标准曲线 | 第47-48页 | 
| ·测定载药量与包封率 | 第48页 | 
| ·载药微球的溶胀性能测试 | 第48页 | 
| ·测试体外释放性能 | 第48页 | 
| ·载药微球的稳定性 | 第48-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6页 | 
| ·芯壁比对载药微球的影响 | 第49-51页 | 
| ·搅拌速率对载药微球的影响 | 第51-53页 | 
| ·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性能 | 第53-54页 | 
| ·稳定性研究 | 第54-55页 | 
| ·载药微球的形貌研究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