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国内相关理论动态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3页 |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思路与途径 | 第14页 |
·调查对象和范围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村 | 第15页 |
·村干部 | 第15页 |
·培训 | 第15-16页 |
·学历培训 | 第16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村治理论 | 第16-17页 |
·精英理论 | 第17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18页 |
·干中学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怀化市村干部素质现状及推进其素质建设的主要做法 | 第19-27页 |
·怀化市农村发展概况 | 第19-21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页 |
·农业经济概况 | 第19-21页 |
·怀化市村干部的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怀化市推进村干班素质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第22-27页 |
·严把入学条件,提升生源质量 | 第22-23页 |
·找准着力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 第23-24页 |
·创新培养机制,注重学以致用 | 第24页 |
·严格监督管理,规范学训行为 | 第24-25页 |
·推行多重考核,强化实战演练 | 第25页 |
·突出服务保障,彰显人文关怀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村干部学历培训现状调查:以怀化职院村干班为例 | 第27-37页 |
·怀化市村干部学历培训的背景 | 第27页 |
·怀化职院的实施情况 | 第27-28页 |
·村干部学历培训的运作机制 | 第28-33页 |
·经费来源及管理 | 第28页 |
·教学运行安排 | 第28-29页 |
·课程体系设置 | 第29-30页 |
·教材选用与建设 | 第30页 |
·师资队伍建设 | 第30-31页 |
·组织管理体制 | 第31页 |
·组织管理措施 | 第31-32页 |
·教学管理措施 | 第32-33页 |
·村干部学历培训的成效总结 | 第33-35页 |
·提高了理论水平、政治素养、思想觉悟 | 第33页 |
·更新了观念,开阔了思路 | 第33页 |
·学会了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 | 第33-34页 |
·夯实基础建设,做到急民之所急 | 第34页 |
·民主意识增强,依法服务乡村 | 第34-35页 |
·怀化市村干部学历培训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构建村干部学历培训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 第37-46页 |
·进一步确立村干部学历培训的科学原则 | 第37-38页 |
·战略性原则 | 第37页 |
·分类指导的原则 | 第37页 |
·讲求实效的原则 | 第37-38页 |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第38页 |
·进一步构建完善的村干部学历培训体系 | 第38页 |
·全面把握村干部的培训需求(以怀化市村干部培训需求分析为例) | 第38-41页 |
·接受调查的村干部基本情况 | 第38-39页 |
·村干部的培训需求分析 | 第39-41页 |
·进一步制定科学可行的村干部学历培训计划 | 第41-42页 |
·进一步加强村干部学历培训的管理控制 | 第42-43页 |
·逐步完善村干部学历培训工作的评估制度 | 第43-44页 |
·充分认识村干部学历培训评估的重要意义 | 第43页 |
·制定思路清晰的评估工作程序 | 第43-44页 |
·评估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的环节 | 第44页 |
·逐步推行新的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