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地沟油”的综合治理为例
|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导言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国内对食品安全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 第2章 概念的界定以及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 第16-22页 |
| ·对“食品安全”、“地沟油”的界定 | 第16-17页 |
| ·食品安全的界定 | 第16页 |
| ·“地沟油”的界定 | 第16-17页 |
|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 第17-22页 |
| ·食品安全总体形势 | 第17-19页 |
| ·“地沟油”治理现状 | 第19-22页 |
| 第3章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2-34页 |
| ·资本逐利的“疯狂”本性 | 第22-23页 |
| ·转型时期法律与道德约束乏力 | 第23-28页 |
| ·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单一 | 第23-27页 |
| ·转型期道德滑坡严重 | 第27-28页 |
| ·监管的制度性缺陷 | 第28-34页 |
| ·多部门联合监管,缺乏必要的分工协作 | 第28-30页 |
| ·政企博弈难以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 第30-33页 |
| ·“规制俘获”引致政府失灵 | 第33-34页 |
| 第4章 国外食品安全治理的经验和启示 | 第34-46页 |
| ·美国食品安全以及“地沟油”治理概况 | 第34-38页 |
| ·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第34-36页 |
| ·美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 第36-37页 |
| ·美国在“地沟油”问题治理的模式 | 第37-38页 |
| ·欧盟食品安全以及主要成员国“地沟油”治理概况 | 第38-42页 |
| ·欧盟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第38-39页 |
| ·欧盟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 第39页 |
| ·欧盟主要国家对“地沟油”相关问题的治理 | 第39-42页 |
| ·日本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及“地沟油”治理概况 | 第42-43页 |
| ·日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第42页 |
| ·日本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 第42-43页 |
| ·日本“地沟油”的治理模式 | 第43页 |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地沟油”回收治理的启示 | 第43-46页 |
| ·严格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第44页 |
|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44页 |
| ·从源头治理,确保回收体系严格, | 第44-45页 |
| ·严厉的处罚制度及企业责任人制度 | 第45页 |
| ·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制度 | 第45-46页 |
| 第5章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 第46-55页 |
|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第46-47页 |
| ·推动法律体系的完善与道德体系的构建 | 第47-50页 |
| ·健全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 | 第47-48页 |
|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 第48-50页 |
| ·推进食品安全相关制度建设 | 第50-55页 |
| ·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第50-52页 |
|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平台 | 第52-53页 |
| ·推进第三方辅助性监管平台建设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