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信息集成系统及查询优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目录 | 第12-16页 |
图表目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论文组织 | 第20-23页 |
第二章 Web信息集成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23-39页 |
·引言 | 第23页 |
·信息集成方法 | 第23-25页 |
·信息集成系统的发展 | 第25-29页 |
·多数据库系统 | 第25-26页 |
·联邦数据库系统 | 第26页 |
·Mediator/Wrapper集成系统 | 第26-28页 |
·信息集成系统分类 | 第28-29页 |
·信息Agent系统 | 第29-34页 |
·Agent与MAS | 第29-30页 |
·信息Agent系统结构 | 第30-32页 |
·领域模型和数据源模型 | 第32-34页 |
·Web信息集成系统发展趋势 | 第34页 |
·Web信息集成系统中的查询处理过程 | 第34-38页 |
·数据源 | 第35页 |
·语义匹配 | 第35-36页 |
·查询重写 | 第36页 |
·查询处理与优化 | 第36-37页 |
·查询优化器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面向XML构建公共数据模型 | 第39-61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半结构数据模型 | 第40-44页 |
·OEM模型 | 第41-42页 |
·OIM模型 | 第42-44页 |
·XML相关特性简介 | 第44-46页 |
·DTD与XML Schema | 第44-46页 |
·XML链接 | 第46页 |
·面向XML的公共数据模型 | 第46-55页 |
·OEM模型与XML | 第47-48页 |
·XCDM模型的对象描述子 | 第48页 |
·XCDM模型的有向图结构 | 第48-50页 |
·XCDM模型的对象代数 | 第50-53页 |
·XCDM模型与XML文档的匹配 | 第53-55页 |
·XCDM模型与其它数据模型的映射 | 第55-58页 |
·与关系数据模型之间的映射 | 第56页 |
·与面向对象模型之间的映射 | 第56-58页 |
·XML查询语言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Web信息集成系统中的查询处理和优化 | 第61-81页 |
·引言 | 第61-63页 |
·查询处理和优化的基本原理 | 第63-65页 |
·多数据源连接查询优化问题 | 第65-6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5-67页 |
·问题定义 | 第67-68页 |
·代价模型 | 第68-69页 |
·搜索空间 | 第69页 |
·遗传算法(GA) | 第69-71页 |
·GA简介 | 第70页 |
·GA组成要素 | 第70-71页 |
·查询优化问题求解 | 第71-77页 |
·问题编码 | 第71-72页 |
·选择算子 | 第72页 |
·交叉算子 | 第72-73页 |
·变异算子 | 第73-74页 |
·Neighbor结构 | 第74-75页 |
·基于数据源能力的查询优化策略 | 第75-77页 |
·实验结果 | 第77-79页 |
·相关工作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智能协作信息系统 | 第81-101页 |
·引言 | 第81-83页 |
·强化学习 | 第83-88页 |
·RL基本原理 | 第83-85页 |
·RL算法 | 第85-88页 |
·多Agent协作模型 | 第88-89页 |
·协作过程中的学习 | 第89-94页 |
·多Agent强化学习 | 第90-93页 |
·Agent强化学习模型 | 第93-94页 |
·分布式多Agent强化学习算法 | 第94-99页 |
·算法描述 | 第94-96页 |
·实验结果 | 第96-99页 |
·相关工作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基于Agent的查询优化机制研究 | 第101-110页 |
·引言 | 第101-103页 |
·基于Agent的查询优化系统 | 第103-105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103-104页 |
·功能描述 | 第104-105页 |
·强化学习与查询优化 | 第105-109页 |
·问题定义 | 第106页 |
·数据源选择规则 | 第106-107页 |
·选择策略 | 第107-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10-114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10-111页 |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1-112页 |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