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凹凸棒粘土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目录第1-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插图索引第13-14页
附表索引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引言第15页
   ·凹凸棒粘土第15-23页
     ·凹凸棒粘土概述第15-16页
     ·凹凸棒粘土的结构特征第16-17页
     ·凹凸棒粘土的特性第17-18页
       ·吸附性能第17页
       ·可塑性能第17页
       ·悬浮及流变性能第17页
       ·载体性能第17-18页
     ·凹凸棒粘土的应用研究第18-19页
       ·非环保领域的应用第18-19页
       ·环保领域的应用第19页
     ·凹凸棒粘土的改性第19-23页
       ·酸改性第20页
       ·热活化改性第20-21页
       ·有机改性第21-23页
   ·凹凸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概述第23-24页
     ·改性凹凸棒粘土/聚合物复合材料应用研究第23-24页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PMMA/凹凸棒粘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第26-35页
   ·引言第26页
   ·实验部分第26-28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6-27页
     ·实验方法第27-28页
       ·凹凸棒粘土的改性第27-28页
       ·PMMA/凹凸棒粘土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8页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4页
     ·改性凹凸棒粘土表征第28-31页
       ·红外分析第28-29页
       ·XRD分析第29-30页
       ·SEM分析第30页
       ·凹凸棒粘土改性效果预评价第30-31页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及其表征第31-32页
       ·改性ATP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第31页
       ·改性ATP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第31-32页
     ·扫描电镜分析第32-33页
     ·热重分析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聚丙烯酰胺/凹凸棒粘土对Cu(Ⅱ)吸附性能研究第35-45页
   ·引言第35-36页
   ·实验部分第36-38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6-37页
     ·实验方法第37-38页
       ·凹凸棒粘土的改性与活化第37页
       ·聚丙烯酰胺/凹凸棒粘土的制备与表征第37页
       ·吸附试验第37页
       ·解吸附试验第37-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4页
     ·性能表征第38-39页
       ·FT-IR分析第38-39页
       ·SEM分析第39页
     ·KH-570复合材料吸附铜离子实验研究第39-41页
       ·吸附时问对铜离子吸附量的影响第39-40页
       ·pH值对铜离子吸附量的影响第40-41页
     ·吸附动力学第41-42页
     ·吸附热力学第42-44页
     ·再生性能实验第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Cu(Ⅱ),Hg(Ⅱ)在聚丙烯酰胺/凹凸棒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上的竞争吸附研究第45-56页
   ·引言第45页
   ·实验部分第45-48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5-46页
     ·实验方法第46-48页
       ·凹凸棒粘土的改性与活化第46-47页
       ·聚丙烯酰胺/凹凸棒粘土的制备与表征第47页
       ·吸附试验第47页
       ·解吸附试验第47-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55页
     ·性能表征第48-49页
       ·FT-IR分析第48-49页
       ·SEM分析第49页
     ·复合材料吸附实验研究第49-50页
       ·吸附时间对Cu(Ⅱ)离子,Hg(Ⅱ)离子吸附量的影响第49页
       ·pH值对Cu(Ⅱ)离子,Hg(Ⅱ)离子吸附量的影响第49-50页
     ·吸附动力学第50-52页
     ·吸附热力学第52-54页
     ·吸附选择性研究第54-55页
     ·再生性能实验第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Ni(Ⅱ),Cr(Ⅵ)离子在聚吡咯/凹凸棒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上的竞争吸附研究第56-65页
   ·引言第56页
   ·实验部分第56-58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6-57页
     ·实验方法第57-58页
       ·PPy/ATP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第57页
       ·吸附试验第57-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64页
     ·性能表征第58-59页
       ·FT-IR分析第58-59页
       ·SEM分析第59页
     ·吸附性能研究第59-61页
       ·PPy/ATP的比例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PPy/ATP的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吸附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第61页
     ·吸附热力学研究第61-63页
     ·吸附选择性研究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aMO3(M=Fe、Ni)纳米晶薄膜的制备及其在碱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Ru基催化剂液相催化对苯二酚加氢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