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第13-14页 |
第2章 国家工作人员截留贿赂款行为的界定 | 第14-18页 |
·国家工作人员截留贿赂款行为的含义 | 第14-16页 |
·“国家工作人员”的含义 | 第14-15页 |
·“截留”的含义 | 第15页 |
·“贿赂款”的含义 | 第15-16页 |
·国家工作人员截留贿赂款行为的特征 | 第16-18页 |
·主体的特定性 | 第16页 |
·目的的非法性 | 第16-17页 |
·财物的特殊性 | 第17-18页 |
第3章 国家工作人员截留贿赂款行为的定性争议及其评析 | 第18-24页 |
·国家工作人员截留贿赂款行为的定性争议 | 第18-20页 |
·无罪说 | 第18页 |
·贪污罪说 | 第18-19页 |
·受贿罪说 | 第19页 |
·诈骗罪说 | 第19页 |
·盗窃罪说 | 第19页 |
·侵占罪说 | 第19-20页 |
·对争议观点的评析 | 第20-24页 |
·无罪说之评析 | 第20页 |
·贪污罪说之评析 | 第20-21页 |
·受贿罪说之评析 | 第21-22页 |
·诈骗罪说之评析 | 第22页 |
·盗窃罪说之评析 | 第22-23页 |
·侵占罪说之评析 | 第23-24页 |
第4章 国家工作人员截留贿赂款行为性质的确定 | 第24-31页 |
·理论问题的澄清 | 第24-27页 |
·介绍贿赂罪与受贿罪共犯的区分 | 第24-25页 |
·诈骗罪的基本构造 | 第25-26页 |
·盗窃罪与侵占罪的界限 | 第26-27页 |
·国家工作人员截留贿赂款行为定性之我见 | 第27-31页 |
·有预谋地截留贿赂款构成诈骗罪 | 第27-28页 |
·临时起意截留贿赂款构成侵占罪 | 第28-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