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艺术史论文

学院教育与当代工笔画的发展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0-13页
 一、 缘起和意义第10-11页
 二、 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本文相关概念第12-13页
  (一) 当代工笔画第12页
  (二) 学院风格第12-13页
第一章 来自欧洲的美术学院第13-22页
 一、 美术学院产生的背景第13-15页
 二、 美术学院的本质第15-18页
 三、 科学的写实主义第18-19页
 四、 美术学院的传播第19-22页
  (一) 新古典主义的影响第20页
  (二) 重商主义的影响第20-22页
第二章 美术学院在中国的发展第22-29页
 一、 近现代美术学院(学校)教育体系引入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指导思想第22-24页
 二、 近现代美术学院(学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第24-28页
  (一) 师范类美术教育第24-25页
  (二) 私立美术专门学校第25-27页
  (三) 国立美术专科学校第27-28页
 三、 新中国的美术学院第28-29页
第三章 “学院风格”的形成第29-42页
 一、 中国画的转型第29-36页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画转型第29-32页
  (二)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国画第32-35页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画第35-36页
 二、 工笔画的复兴和转型第36-42页
  (一) 新中国的工笔画第37-39页
  (二) 改革开放后的当代工笔画新形态第39-42页
第四章 工笔画与学院教育的关系梳理第42-48页
 一、 当代工笔画“学院风格”的特点第42-44页
  (一) 传承性第42-43页
  (二) 创新性第43-44页
  (三) 时代性第44页
 二、 当代工笔画突起的必然性和美术学院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第44-48页
  (一) 工笔画复兴的必然性第45-46页
  (二) 对科学写实主义的补课是工笔画发展的要求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的视觉诠释--当代影视史学研究
下一篇:浅析楚国货币制度的特征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