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移动计算环境下缓存策略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2-13页
第2章 移动计算中的缓存失效策略第13-35页
   ·无线移动计算环境介绍第13-14页
   ·缓存介绍第14-16页
   ·移动节点缓存的工作状态第16-17页
   ·缓存一致性问题第17-18页
   ·缓存失效策略的分类第18-23页
     ·失效报告的内容第20-22页
     ·失效机制第22-23页
   ·缓存失效策略的演化第23-34页
     ·广播时间戳(Broadcasting TS)策略第25-26页
     ·改进的失效报告(UIR)策略第26-28页
     ·组失效报告(GIR)策略第28-29页
     ·选择缓存失效(SCI)策略第29-32页
     ·选择自适应排序(SAS)策略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一种改进的移动计算缓存失效策略(ESAS)第35-45页
   ·问题引入第35-36页
   ·设计和数据结构第36-37页
   ·详细设计第37-43页
     ·服务器端算法第37-38页
     ·移动节点端算法第38-42页
     ·长时间断接后移动节点的缓存处理过程(P_(long_disc))第42-43页
   ·讨论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性能分析第45-60页
   ·仿真平台NS-2简介第45-46页
   ·仿真环境、模型和参数第46-49页
   ·不同参数对性能的影响第49-59页
     ·报告更新历史(Report Update History),ωL第49-50页
     ·移动节点断接时间(Mobile Node Disconnection Time),L_(disc)第50-53页
     ·数据项更新率(Objects Update Rate)第53-54页
     ·查询到达率(Query Arrival Rate)第54-56页
     ·数据项组大小(Object Group Size)第56-57页
     ·移动节点的断接率(Disconnection Probability)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总结第60页
   ·展望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clipse的嵌入式文件编辑器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嵌入式汽车安全预警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