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论文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建模的自然保护区三维可视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数字保护区建设第11-14页
     ·保护区三维可视化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技术路线第16-17页
   ·论文的组织方式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标准化第19-30页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概况第19-21页
     ·自然资源第19-20页
     ·旅游资源第20-21页
   ·数据源分析第21-23页
     ·数据特点第21-22页
     ·数据分类第22-23页
   ·多源数据标准化第23-29页
     ·数据编码第23-24页
     ·坐标系统第24-27页
     ·存储模型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建模的三维模型库构建第30-57页
   ·多源数据融合建模关键技术第30-33页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第30-31页
     ·精细建模技术第31-32页
     ·地理数据库技术第32-33页
   ·多源数据融合建模第33-35页
     ·多源数据融合建模理论第33-34页
     ·多源数据融合建模方法第34-35页
   ·多尺度调度策略的建立第35-38页
     ·地形模型的多尺度调度第35-37页
     ·地物模型的多尺度调度第37-38页
   ·三维模型库构建第38-56页
     ·基础地形建模第38-41页
     ·基础地物建模第41-43页
     ·重点景区建模第43-49页
     ·植被建模第49-56页
     ·鸟类建模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第57-72页
   ·总体设计第57-59页
     ·设计原则第57页
     ·系统架构第57-59页
   ·数据库设计第59-64页
     ·设计原则第59页
     ·属性数据库设计第59-61页
     ·空间数据库设计第61-62页
     ·模型数据库设计第62-64页
   ·功能设计第64页
   ·功能实现第64-71页
     ·属性查询功能第65-67页
     ·飞行漫游功能第67-68页
     ·三维标注功能第68页
     ·书签管理功能第68-69页
     ·动态模拟功能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结论第72-73页
   ·下一步工作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大河三角洲脆弱性评价模型研究
下一篇:渤海沉积环境硝化过程氨氧化细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