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网络视阈下的新闻报道语言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1. 绪论第8-13页
   ·新闻报道语言的“网络化”第8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研究历史与现状第9-11页
     ·新闻报道语言研究第9-10页
     ·网络语言研究第10页
     ·网络语言与新闻报道的研究第10-11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3页
     ·文献法第11-12页
     ·定量分析第12-13页
2. 媒介变迁与新闻语言的变化发展第13-22页
   ·媒介及其进化第13-15页
   ·不同媒介中不同的新闻语言第15-18页
     ·基础媒介下的原始性特征第16页
     ·手抄媒介下的事务体特征第16-17页
     ·印刷媒介下的报章体特征第17页
     ·电子媒介下的多元化特征第17-18页
   ·网络媒介促动传播模式与语言的变化第18-22页
     ·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第18-20页
     ·语言的变化第20-22页
3. 新闻报道语言“网络化”的现象分析第22-45页
   ·语言基本要素层面:网络“字词句”的浅层运用第22-30页
     ·使用数量明显增多第22-25页
     ·偏爱“旧”词汇,适当运用新词语第25-26页
     ·对网络新词的模仿使用第26-28页
     ·“民生、文体”报道使用较多第28-30页
   ·语篇功能建构层面:网络“信息体验模式”深层运用第30-45页
     ·内容传递的“交互、沉浸”第30-33页
     ·结构安排的“整合、影响”第33-37页
     ·篇章衔接“标题引导”化第37-42页
     ·信息呈现“多方、多元”化第42-45页
4. 新闻报道语言“网络化”原因分析第45-53页
   ·媒介环境的改变第45-47页
     ·网络媒介拓展了新闻报道语言的表达空间第45-46页
     ·媒介融合影响着新闻报道语言的变化发展第46-47页
   ·适应受众“信息体验”需求第47-53页
     ·“信息体验”新模式第47-49页
     ·迎合受众需求第49-50页
     ·媒介语言的相互影响第50-53页
5. 新闻报道语言“网络化”中存在的三大问题第53-61页
   ·关于新闻报道使用网络语言的争议第53-55页
     ·支持——网络语言是新闻报道语言的有益补充第53-54页
     ·反对——部分网络词汇是低俗不是新潮第54-55页
   ·新闻报道语言“网络化”产生的三大问题第55-61页
     ·严谨性被淡化第55-59页
     ·媚俗化、庸俗化第59-60页
     ·表面化、浅薄化第60-61页
6. 网络视阈下新闻报道语言的前瞻第61-68页
   ·方向:追求受众信息需求的“最佳体验”第61-63页
     ·语言顺应——达到交际需求的满意位点第61-62页
     ·新闻报道——追求信息的“最佳体验”第62-63页
   ·态势:新闻报道语言的“谎言性”扩张第63-65页
     ·语言谎言性与描述多样化第63-64页
     ·网络媒介提供了谎言性扩张的平台第64页
     ·新闻报道语言谎言性扩张的分析第64-65页
   ·途径:“网络化”语言的“坚守”与“舍弃”第65-68页
     ·遵守网络语言的“自我进化”规律第65-66页
     ·自觉“把关”,舍弃糟粕第66-67页
     ·注重媒体人自身素质的提高第67-68页
结语第68-70页
注释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附录第75-100页
发表论文第100-101页
后记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博平台的企业品牌危机传播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