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柔性自动装配系统运行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S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机械产品柔性自动装配系统运行状态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的体系结构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20-29页 |
·引言 | 第20页 |
·系统设备可靠性 | 第20-26页 |
·系统设备可靠性的涵义 | 第20页 |
·系统设备的可靠性指标 | 第20-22页 |
·常见的故障分布及其故障率函数 | 第22-23页 |
·系统设备可靠性的量化 | 第23-26页 |
·产品质量 | 第26-28页 |
·产品质量的涵义 | 第26-27页 |
·产品质量的量化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物料配送异常分析 | 第29-35页 |
·引言 | 第29页 |
·物料配送及时性 | 第29-31页 |
·物料配送及时性的涵义 | 第29-30页 |
·造成物料配送不及时性的原因 | 第30页 |
·物料配送及时性的量化 | 第30-31页 |
·物料配送准确性 | 第31-32页 |
·物料配送准确性的涵义 | 第31页 |
·物料配送准确性的量化 | 第31-32页 |
·物料自身质量 | 第32-34页 |
·物料自身质量的涵义 | 第32页 |
·物料自身质量的判定 | 第32-33页 |
·物料自身质量的量化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人员扰动分析 | 第35-39页 |
·引言 | 第35页 |
·人员到岗情况 | 第35-36页 |
·人员到岗情况的涵义 | 第35-36页 |
·人员到岗情况的量化 | 第36页 |
·人员技能水平 | 第36-38页 |
·人员技能水平的涵义 | 第36-37页 |
·人员技能水平的量化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机械产品柔性自动装配系统运行评价 | 第39-45页 |
·引言 | 第39页 |
·系统状态 | 第39-40页 |
·系统状态的定义 | 第39-40页 |
·系统状态指数 | 第40页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综合评价模型 | 第40-44页 |
·贝叶斯网络简介 | 第40-41页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综合评价模型 | 第41-42页 |
·系统状态指数的计算 | 第42-43页 |
·排查系统异常 | 第43页 |
·实例验证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章 机械产品柔性自动装配系统综合健康管理 | 第45-53页 |
·引言 | 第45页 |
·综合健康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 第45-46页 |
·机械产品柔性自动装配系统综合健康管理的实现机制 | 第46-50页 |
·机械产品柔性自动装配系统综合健康管理流程 | 第46-47页 |
·机械产品柔性自动装配系统IHMIS的结构设计 | 第47-49页 |
·机械产品柔性自动装配系统IHMIS的功能设计 | 第49-50页 |
·综合健康管理的主要关键技术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3-55页 |
·总结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