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施氮及分根交替供水对冬小麦形态生长的影响 | 第11-13页 |
·施氮及分根交替供水对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13-15页 |
·施氮及分根交替供水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 第15-1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8-22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19-22页 |
·株高、分蘖数、叶片数的测定 | 第19页 |
·干物质测定 | 第19页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19页 |
·光合特性的测定 | 第19页 |
·水分利用效率(biomass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测定 | 第19页 |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第19-20页 |
·淀粉含量测定 | 第20页 |
·产量测定及室内考种 | 第20页 |
·数据分析及作图 | 第20-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46页 |
·施氮量及供水方式对冬小麦形态生长及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 | 第22-27页 |
·株高、分蘖数、叶片数 | 第22-23页 |
·茎、叶鞘生物量 | 第23-24页 |
·叶片生物量 | 第24-25页 |
·穗生物量 | 第25-26页 |
·根系生物量及根冠比 | 第26-27页 |
·施氮量及供水方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7-34页 |
·净光合速率 | 第27-28页 |
·气孔导度 | 第28-30页 |
·胞间二氧化碳浓度 | 第30页 |
·蒸腾速率 | 第30-31页 |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 第31-32页 |
·叶绿素含量 | 第32页 |
·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关系 | 第32-34页 |
·施氮量及供水方式对冬小麦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第34-41页 |
·施氮量及供水方式对冬小麦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34-37页 |
·施氮量及供水方式对冬小麦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37-41页 |
·施氮量及供水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 第41-46页 |
·蒸腾耗水量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第41-42页 |
·施氮量及供水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42-43页 |
·孕穗期各器官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与产量的相关关系 | 第43-46页 |
4 讨论 | 第46-50页 |
·施氮量及供水方式对冬小麦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之间关系的影响 | 第46-47页 |
·施氮量及供水方式对冬小麦生物量和产量之间关系的影响 | 第47页 |
·施氮量及供水方式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和产量之间关系的影响 | 第47-48页 |
·施氮量及供水方式对冬小麦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 第48-50页 |
5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