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贷款占比影响银行稳定水平的实证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1. 导论 | 第14-2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选题意义 | 第15页 |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银行稳定性的界定 | 第15-16页 |
·银行稳定性测度方法的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房地产贷款占比影响银行稳定性的文献综述 | 第21-22页 |
·论文的基本架构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 第23-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4-25页 |
2. 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及其稳定性的现状 | 第25-38页 |
·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现状分析 | 第25-33页 |
·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情况 | 第25-27页 |
·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升的原因 | 第27-30页 |
·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升的风险分析 | 第30-33页 |
·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水平的现状分析 | 第33-36页 |
·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水平的现状 | 第33-35页 |
·影响银行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我国房地产贷款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扩宽了银行业的宽度 | 第36页 |
·加深了银行业的深度 | 第36-38页 |
3. 房地产贷款占比影响银行稳定性的理论架构 | 第38-47页 |
·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38页 |
·破产概率模型的构建 | 第38-42页 |
·贷款人违约概率的计算 | 第39-40页 |
·贷款人违约比例的计算 | 第40页 |
·银行净资产收益函数的计算 | 第40页 |
·房地产贷款占比影响银行稳定的理论推导 | 第40-42页 |
·银行稳定性的衡量 | 第42-45页 |
·我国银行稳定性的测度 | 第42-44页 |
·综合指标法的可行性分析 | 第44-45页 |
·影响银行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宏观因素 | 第45页 |
·行业因素 | 第45-46页 |
·银行自身因素 | 第46-47页 |
4. 房地产贷款占比影响银行稳定性的实证分析 | 第47-61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47-48页 |
·实证分析 | 第48-55页 |
·数据的选取 | 第48页 |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 第48-49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49-50页 |
·协整检验 | 第50-51页 |
·模型的筛选 | 第51-52页 |
·回归结果的分析 | 第52-55页 |
·房地产贷款占比影响商业银行稳定性的成因分析 | 第55-58页 |
·房地产贷款占比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机制 | 第55-56页 |
·房地产贷款占比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机制 | 第56页 |
·房地产贷款占比影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机制 | 第56-57页 |
·房地产贷款占比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机制 | 第57-58页 |
·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水平的进一步探讨 | 第58-61页 |
·国际因素 | 第58-59页 |
·通货膨胀因素 | 第59-61页 |
5. 主要结论及个人建议 | 第61-68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政策建议 | 第63-68页 |
·宏观经济层面 | 第64页 |
·行业层面 | 第64-66页 |
·银行自身方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