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下:高校志愿组织团队建设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引论第7-9页
 一、 研究背景第7页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7-9页
  (一) 研究目的第7-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9-16页
 一、 志愿组织概念及其相关研究综述第9-10页
 二、 团队概念及其相关研究综述第10-13页
  (一) 团队建设理论第10-11页
  (二) 团队建设的主要途径第11-13页
 三、 学习型组织理论综述第13-15页
  (一) 学习型组织来源及内涵第13-14页
  (二) 学习型组织研究进展特点第14-15页
 四、 文献综述小结第15-16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16-19页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第16页
  (一) 文献分析法第16页
  (二) 质性研究方法——访谈法第16页
 二、 研究方法的实施第16-19页
  (一) 访谈提纲的设计第16页
  (二) 访谈的实施第16-17页
  (三) 文本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第17-18页
  (四) 被访者情况第18-19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19-30页
 一、 分析高校志愿组织之志愿者特点第19-20页
  (一) 志愿者流动性强第19页
  (二) 志愿者学习发展需求强第19页
  (三) 志愿者专长各异第19-20页
  (四) 志愿者具有亲社会价值取向第20页
 二、 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组织的满意度认知变化分析第20-22页
  (一) 团队满意度上升型第20-21页
  (二) 团队满意度下降型第21页
  (三) 团队满意度曲线型第21-22页
 三、 志愿者对志愿组织满意度认知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2-24页
  (一) 团队领导第22页
  (二) 团队活动第22-23页
  (三) 团队激励第23页
  (四) 团队氛围第23-24页
 四、 志愿者对团队满意度认知变化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第24-25页
  (一) 大学生志愿者对团队满意度认知影响作用机制图第24-25页
  (二) 大学生志愿者对所在志愿团队满意度认知变化小结第25页
 五、 大学生志愿者理想中的高校志愿团队第25-30页
  (一) 双高的亲和领导风格第25-26页
  (二) 卓越的志愿活动项目第26-27页
  (三) 良好的团队氛围第27-28页
  (四) 合理的团队激励第28-29页
  (五) 双对象的团队发展理念第29-30页
第五章 学习型组织理论下构建高校志愿团队第30-36页
 一、 高校学习型志愿团队构建的重要意义第30-31页
  (一) 培养和留住志愿人才第30页
  (二) 促进志愿活动的创新第30页
  (三) 增强志愿组织的凝聚力第30-31页
 二、 高校学习型志愿团队构建的契合条件第31-32页
  (一) 志愿者趋同的目标是构建学习型志愿团队的前提条件第31页
  (二) 志愿者学习需求强是构建学习型志愿团队的基本条件第31页
  (三) 志愿者亲社会价值取向是构建学习型志愿团队有利条件第31页
  (四) 志愿者学习能力强是构建学习型志愿团队可行条件第31-32页
 三、 构建高校学习型志愿团队的五项修炼第32-36页
  (一) 完善组织环境,促进成员的自我超越第32-33页
  (二) 改善心智模式,深化志愿服务理念第33页
  (三) 建立共同愿景,强化成员合作意识第33-34页
  (四) 加强团队学习,促进团队活动创新第34-35页
  (五) 注重系统思考,构建专业化志愿团队第35-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访谈提纲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状况的研究--基于北京九所高校的实证调查分析
下一篇:关于30年央视春晚小品中两性形象的研究(1983-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