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中的运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思想基础与功能价值第11-20页
 第一节 期待可能性理论概述第11-12页
  一、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渊源第11-12页
  二、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概念第12页
 第二节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思想基础第12-17页
  一、 相对意志自由为核心第12-14页
  二、 趋利避害的人道主义立场第14-15页
  三、 谦抑主义精神的完美体现第15-17页
 第三节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功能价值第17-20页
  一、 出罪功能第17-18页
  二、 责任减轻功能第18-20页
第二章 我国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价值分析第20-29页
 第一节 必要性分析第20-22页
  一、 完善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第20-21页
  二、 健全我国定罪量刑体制第21-22页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第22-29页
  一、 宽严相济中宽的体现第22-23页
  二、 与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相切合第23-26页
  三、 与我国刑法目的和机能相吻合第26-29页
第三章 期待可能性引入我国后的制度设想第29-49页
 第一节 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35页
  一、 法律归属之争第29-30页
  二、 适用范围之争第30-32页
  三、 判断标准之争第32-35页
 第二节 引入我国后的立法设想第35-46页
  一、 法律归属的确定第35-38页
  二、 适用范围的限制第38-42页
  三、 判断标准的确定第42-44页
  四、 立法条款的设计第44-45页
  五、 修改现行刑法中的部分规定第45-46页
 第三节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第46-49页
  一、 判断行为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第46-47页
  二、 判断行为人主观恶性大小第47页
  三、 作为律师的辩护理由之一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证据犯罪的司法认定
下一篇:论民间借贷的刑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