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使用商标侵犯他人在先权利的现行法律问题 | 第12-16页 |
第一节 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及其背后的原理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及民法原则 | 第13-14页 |
第三节 五年后民事救济问题的司法解释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使用商标侵犯他人在先权利的法律性质 | 第16-28页 |
第一节 商标权属于禁止权 | 第17页 |
第二节 使用商标侵犯他人在先权利属于特殊的权利冲突 | 第17-21页 |
一、 权利冲突的概念 | 第18-19页 |
二、 使用商标侵犯他人权利属于权利冲突的范畴 | 第19-20页 |
三、 商标权的价值和在先权利之间的冲突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注册商标与在先权利冲突特殊性的实践意义 | 第21-28页 |
一、 商标权的权利属性与民事救济重要性的关系 | 第21-26页 |
(一) 行政撤销程序优于民事救济的观点 | 第22-23页 |
(二) 民事救济与行政撤销程序并行的观点 | 第23-26页 |
二、 商标权使用行为的价值与在先权利救济统一性的关系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使用商标侵犯他人权利的司法救济 | 第28-39页 |
第一节 权利冲突处理原则的适用 | 第28-30页 |
一、 尊重在先权利原则 | 第28-29页 |
二、 保护公共利益原则 | 第29-30页 |
三、 利益平衡原则 | 第30页 |
第二节 现有法律框架下的解决途径 | 第30-32页 |
一、 法律条文本身的逻辑结论 | 第30-31页 |
二、 立法目的的逻辑结论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外国立法的启发及对我国法律实践的发展趋势 | 第32-39页 |
一、 扩大不可撤销的例外 | 第32-34页 |
二、 明确统一规定民事救济与商标撤销的权利与限制 | 第34-37页 |
(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建议 | 第34-36页 |
(二) 欧盟商标指令和条例的明确规定 | 第36-37页 |
三、 国际条约和国外立法对我国的启发 | 第37-39页 |
(一) 我国对在先权利保护力度较弱 | 第38页 |
(二) 我国对在先权利民事救济规定有待明确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