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合作模式研究--基于中美两国基金会的考察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一、研究目的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12-18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三、简要述评第17-18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8-21页
  一、研究思路第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19页
  三、创新空间第19-21页
第二章 互动合作中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第21-29页
 第一节 基金会的概念界定第21-26页
  一、基金会的定义第21-22页
  二、基金会的基本属性与特征第22-23页
  三、基金会的分类第23-26页
 第二节 相关理论阐述第26-29页
  一、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的类型学分析第26-27页
  二、库勒和塞勒提出的互动关系模式分析第27-28页
  三、治理理论的分析第28-29页
第三章 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服务替代的互动选择第29-32页
 第一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合作形态与合作方式第29-30页
  一、契约模式下的服务委托方式第29-30页
  二、授权模式下的经费资助方式第30页
 第二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互动关系第30-32页
  一、服务委托方式下的互动关系第30-31页
  二、经费资助方式下的互动关系第31-32页
第四章 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合作关系分析——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例第32-37页
 第一节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简要介绍第32-33页
  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产生与发展第32页
  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现状第32-33页
 第二节 服务替代模式下政府与中国青基会的互动合作关系第33-37页
  一、从政府行为视角的分析第33-34页
  二、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视角的分析第34-37页
第五章 美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合作关系分析——以洛克菲勒基金会分析为例第37-43页
 第一节 洛克菲勒基金会的简要介绍第37-38页
  一、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产生与发展第37-38页
  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现状第38页
 第二节 协同增效模式下政府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互动合作关系第38-41页
  一、从政府行为视角的分析第38-40页
  二、从基金会视角的分析第40-41页
 第三节 协同增效模式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合作类型第41-43页
  一、弱制度化协同互动模式第42页
  二、制度化协同互动模式第42页
  三、联动嵌入互动模式第42-43页
第六章 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合作现状与困境第43-53页
 第一节 中美政府与基金会关系区别对比第43-46页
  一、注册制度的比较分析第43-44页
  二、监督制度的比较分析第44-46页
  三、税收制度的比较分析第46页
 第二节 服务替代模式与协同增效模式的区别对比第46-48页
  一、功能角度第47页
  二、制度化角度第47页
  三、资源依赖角度第47-48页
  四、非营利组织在互动合作中的地位角度第48页
 第三节 从政府维度分析我国服务替代互动合作现实困境第48-51页
  一、政府单向积极控制下的权威互动关系第48-49页
  二、税法监控功能缺失第49-50页
  三、制度激励功能不足第50-51页
 第四节 从非营利组织维度看我国服务替代互动合作现实困境第51-53页
  一、自身定位偏差导致互动中行为选择的策略倾向性第51页
  二、模糊的委托——代理问题第51页
  三、互动中的自主性悖论第51-52页
  四、社会公信力的缺失第52-53页
第七章 协同增效互动合作模式的培育与构建第53-65页
 第一节 政府维度:保持公共事务多中心治理中的宏观主导作用第53-58页
  一、放权与限权相结合的制度服务第53-55页
  二、税法监管的机制完善第55-57页
  三、项目监督的制度约束第57-58页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维度:完善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第58-62页
  一、增强协同治理的基础能力,明确自身定位第58-59页
  二、建立产权规制,明确公益基金会“委托—代理”关系第59页
  三、转变人事规制,增强非营利组织自主性第59-61页
  四、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增强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第61-62页
 第三节 协同增效: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合作的新模式第62-65页
  一、协调“官”与“民”的关系,而非“二选一式”发展第63页
  二、从制度化协同走向联动嵌入第63-65页
结束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
下一篇:网络话语权对政府问责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