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西藏半野生小麦第三部分同源群上脆穗性状的分子标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文献综述第8-18页
   ·小麦的起源第8页
   ·西藏半野生小麦研究概况第8-11页
     ·西藏半野生小麦的发现及类型第8-9页
     ·西藏半野生小麦与其他普通小麦的关系第9-10页
     ·西藏半野生小麦的起源第10-11页
   ·小麦脆穗基因遗传研究第11-13页
     ·小麦脆穗性状与驯化的关系第11-12页
     ·小麦脆穗相关基因第12-13页
     ·小麦脆穗性状的考察方法第13页
   ·分子标记第13-14页
   ·数量性状(QTL)定位第14-16页
     ·QTL定位常用群体第15页
     ·QTL定位的统计分析方法第15-16页
     ·QTL定位的统计软件、阈值及作图精度第16页
   ·小麦QTL定位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材料与方法第18-23页
   ·实验材料第18页
     ·作图群体第18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18页
     ·统计软件第18页
     ·SSR引物第18页
   ·实验方法第18-23页
     ·脆穗性状的判定第18-19页
     ·小麦基因组DNA的提取第19-20页
     ·PCR扩增第20页
     ·扩增产物的检测第20-22页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22页
     ·西藏半野生小麦脆穗基因的QTL检测第22-23页
结果与分析第23-32页
   ·群体遗传变异分析第23-25页
   ·第三同源群连锁图谱的构建第25-28页
     ·SSR分子标记的偏分离分析第25页
     ·连锁图谱的制作第25-28页
   ·西藏半野生小麦脆穗基因的定位第28-32页
     ·西藏半野生小麦脆穗性状的连锁分析第28-29页
     ·西藏半野生小麦脆穗率的QTL分析第29-32页
讨论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RKY转录因子在玉米基因组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中参与抗病相关基因的筛选
下一篇:玉米叶宽和叶长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