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一、 序论 | 第7-10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二) 研究现状分析 | 第7-8页 |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 第8-9页 |
(四) 研究的方法及新意 | 第9-10页 |
二、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相关概念的法律界定 | 第10-13页 |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概念及类型 | 第10-11页 |
1. 村民住宅建设用地 | 第10页 |
2. 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 | 第10-11页 |
3. 农村公益性建设用地 | 第11页 |
(二) “土地流转”的概念 | 第11页 |
(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 第11-13页 |
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 第13-18页 |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动因 | 第13-14页 |
(二)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表现形式 | 第14-18页 |
1. “以房带地”出租 | 第14-15页 |
2. “以房带地”买卖 | 第15-16页 |
3. 纯宅基地买卖 | 第16页 |
4. 集体建设用地担保抵押 | 第16-17页 |
5. 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 | 第17-18页 |
四、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3页 |
(一) 法律对土地流转规范的滞后 | 第18-19页 |
1. 法律条文自相冲突 | 第18页 |
2. 法律操作性不强,监管难以到位 | 第18-19页 |
3. 法律纠纷易发、救济渠道不畅 | 第19页 |
(二) 规划管理缺位,集体土地利用不科学 | 第19-20页 |
(三) 流转市场体系不健全、交易价格扭曲 | 第20页 |
(四) 土地流转收益的管理分配不合理 | 第20-21页 |
(五) 流转存在寻租问题、村民利益受损 | 第21-23页 |
五、 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 第23-30页 |
(一) 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必然性 | 第23-25页 |
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实现土地价值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 | 第23-24页 |
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实现城乡之间利益公平分配的必然要求 | 第24页 |
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维护土地所有者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 第24-25页 |
(二) 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可能性 | 第25-30页 |
1. 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创新条件 | 第25-27页 |
2. 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实践基础 | 第27-28页 |
3. 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法理依据 | 第28-30页 |
六、 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的制度设计和立法建议 | 第30-41页 |
(一) 构建与流转相适应的土地产权制度 | 第30-33页 |
1. 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主体 | 第30-31页 |
2. 健全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权能 | 第31-33页 |
3. 实现不同土地所有制主体地位平等 | 第33页 |
(二) 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价格体系和收益分配机制 | 第33-36页 |
1. 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价格体系 | 第33-35页 |
2. 建立合理的流转收益分配机制 | 第35-36页 |
(三) 合理设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必要条件和范围 | 第36-37页 |
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必要条件 | 第36页 |
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必要范围 | 第36-37页 |
(四) 改善农村基层组织的治理结构 | 第37-39页 |
1. 集体经济组织及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造 | 第37-38页 |
2. 村民委员会职能权限改造 | 第38页 |
3. 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关系的改造 | 第38-39页 |
(五) 针对具体法律条文的修改建议 | 第39-41页 |
1. 修订《宪法》的相关规定 | 第39页 |
2. 修订《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 第39-40页 |
3. 修订《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 第40页 |
4. 修订《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谢辞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