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写词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碘氧化醇合成羰基化合物的方法研究 | 第9-4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3页 |
·引言 | 第9-10页 |
·醇氧化方法概述 | 第10-20页 |
·过渡金属氧化剂 | 第10-13页 |
·二甲亚砜(DMSO) | 第13-15页 |
·Dess-Martin试剂 | 第15页 |
·Oppenauer氧化法 | 第15-16页 |
·氧铵离子氧化剂 | 第16-17页 |
·碘单质作氧化剂 | 第17-20页 |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碘氧化醇制备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 第23-33页 |
·反应条件的筛选 | 第23-26页 |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23-24页 |
·碱对反应的影响 | 第24-25页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不同底物的适应性研究 | 第26-33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3-39页 |
·化合物分析测试条件和常规试剂的制备 | 第33-34页 |
·分析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33页 |
·普通试剂和常规处理方法 | 第33-34页 |
·常用显色剂的配制方法 | 第34页 |
·部分底物的合成 | 第34-35页 |
·炔丙醇化合物的制备 | 第34-35页 |
·N-(2-羟基乙基)苯甲酰胺18a的合成 | 第35页 |
·分子碘氧化醇的反应 | 第35-39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39-41页 |
第二部分 钳型钯配合物的合成 | 第41-6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41-49页 |
·引言 | 第41页 |
·Pincer型Pd配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 | 第41-42页 |
·Pincer型Pd配合物的合成策略 | 第42-43页 |
·Suzuki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 | 第43-47页 |
·Suzuki交叉偶联反应的机理研究 | 第44-45页 |
·不同Pincer型Pd配合物在Suzuki交叉偶联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 第45-47页 |
·课题的提出和设计 | 第47-49页 |
第二章 NCN-钳形钯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 第49-57页 |
·NCN-pincer型Pd配合物的设计合成 | 第49-51页 |
·NCN-pincer型Pd配合物对Suzuki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 | 第51-53页 |
·NCN-pincer型Pd配合物结构表征 | 第53-57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57-67页 |
·NCN-pincer型配体的合成 | 第57-62页 |
·酰氯化合物13、20和己酰氯的合成 | 第57页 |
·新制重氮甲烷和溴代酮化合物14、21的合成 | 第57-59页 |
·硫代己酰胺16的合成 | 第59页 |
·配体15、24和化合物22的制备 | 第59-60页 |
·化合物19的制备 | 第60-61页 |
·配体23的制备 | 第61页 |
·配体26的制备 | 第61-62页 |
·NCN-pincer型Pd配合物的制备 | 第62-64页 |
·Dibenzylideneacetone(dba)的合成 | 第62页 |
·Pd(dba)_2的合成 | 第62-63页 |
·NCN-pincer型Pd配合物9、10、11、12的制备 | 第63-64页 |
·Suzuki交叉偶联反应的一般步骤 | 第64-67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附录 部分化合物NMR谱图 | 第79-11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