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荧光 | 第11-13页 |
·荧光现象 | 第11页 |
·荧光的发光原理 | 第11-12页 |
·荧光外部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荧光探针 | 第13-15页 |
·荧光分子探针的定义 | 第13页 |
·荧光探针分子的结构 | 第13-14页 |
·荧光探针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 第14-15页 |
·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罗丹明类荧光染料概述 | 第15页 |
·Fe~(3+)荧光探针 | 第15-17页 |
·Cu~(2+)荧光探针 | 第17-19页 |
·Hg~(2+)荧光探针 | 第19-21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5页 |
第二章 研究报告 | 第25-53页 |
·基于方酰化罗丹明乙二胺的Fe~(3+)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25-34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结论 | 第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基于含8-羟基喹啉的罗丹明型Cu~(2+)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34-44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结论 | 第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基于罗丹明硫内酰胺Hg~(2+)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44-53页 |
·引言 | 第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6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