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图书出版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研究目的、意义及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2章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现状、定位及图书结构 | 第12-19页 |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现状 | 第12-13页 |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定位 | 第13-15页 |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图书结构——“721”工程 | 第15-19页 |
·复旦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出版的状况 | 第15-16页 |
·学术图书出版的优势 | 第16-17页 |
·制约学术出版的因素 | 第17-19页 |
第3章 复旦大学出版社学术精品图书结构 | 第19-25页 |
·原创史著系列 | 第19-20页 |
·名家专题精讲系列 | 第20-21页 |
·“火凤凰学术遗产”丛书系列 | 第21-22页 |
·从“周边”看“中国”系列 | 第22-23页 |
·名家自选“三十人三十年集”系列 | 第23-25页 |
第4章 复旦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出版的成功之道 | 第25-50页 |
·复旦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精品理念 | 第25-29页 |
·精品意识的界定 | 第25-26页 |
·贺圣遂的学术出版思想及精品出版理念 | 第26-29页 |
·人才培养 | 第29-36页 |
·复旦大学出版社人员情况分析 | 第29-32页 |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导师制” | 第32-33页 |
·编辑须具备的素质和才能 | 第33-34页 |
·编辑考核机制 | 第34-36页 |
·品牌发展 | 第36-43页 |
·品牌的定义 | 第36页 |
·出版品牌的含义及大学出版品牌的特征 | 第36-37页 |
·复旦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品牌的发展 | 第37-43页 |
·竞争策略 | 第43-50页 |
·人才培养战略 | 第43-44页 |
·差异化的创新策略 | 第44-45页 |
·目标集中战略 | 第45-46页 |
·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市场竞争机制 | 第46-47页 |
·切实做好营销工作 | 第47-50页 |
第5章 学术图书出版的发展策略 | 第50-57页 |
·营造有利于学术图书出版的宏观环境 | 第50-51页 |
·探索学术图书出版的盈利模式 | 第51-52页 |
·重视多元创新 | 第52-53页 |
·走特色出版之路 | 第53-55页 |
·加强数字立体化发展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