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离体再生体系优化及花器官愈伤组织诱导初探
目次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1 石蒜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4-28页 |
·石蒜属植物组培快繁研究意义及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石蒜属等球根植物组培褐变防治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褐变的定义 | 第15页 |
·酶促褐变的反应机理 | 第15页 |
·影响褐变的因素 | 第15-16页 |
·褐变防治机理的研究 | 第16-17页 |
·石蒜属植物褐变防治的研究 | 第17页 |
·降低组织培养污染率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球根植物组织培养消毒方法研究 | 第17-18页 |
·石蒜属植物组织培养消毒方法研究 | 第18-19页 |
·提高组培鳞茎诱导率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不同外植体对鳞茎诱导的影响 | 第19-20页 |
·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 | 第20-21页 |
·激素种类及浓度对鳞茎生长的影响 | 第21-23页 |
·其他因素对鳞茎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鳞茎檀物组织细胞学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鳞茎植物胚性细胞诱导研究 | 第24-26页 |
·球根植物胚性细胞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 第26页 |
·石蒜属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 第26-27页 |
·石蒜属植物组织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27-28页 |
2 石蒜离体鳞茎再生体系构建与培养条件优化 | 第28-40页 |
·外值体选择与消毒方法比较 | 第28-33页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不定芽诱导条件控制 | 第33-35页 |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页 |
·不定芽增殖条件控制 | 第35-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3 石蒜外植体防褐化方法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研究 | 第40-61页 |
·防褐化添加剂对鳞片褐变防治效果的研究 | 第40-52页 |
·试验材料 | 第40-41页 |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51页 |
·讨论 | 第51-52页 |
·防褐化添加剂对石蒜外植体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 | 第52-61页 |
·试验材料 | 第52页 |
·试验方法 | 第52-54页 |
·防褐化添加物对石蒜鳞茎褐化的防治效果 | 第54-55页 |
·鳞茎外植体总酚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 | 第55-56页 |
·防褐化添加剂对石蒜外植体过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讨论 | 第58-61页 |
4 石蒜花器官愈伤组织诱导及亚显微观察 | 第61-71页 |
·花器官愈伤组织诱导 | 第61-66页 |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5页 |
·讨论 | 第65-66页 |
·愈伤组织的显微观察 | 第66-71页 |
·试验材料 | 第66-67页 |
·试验方法 | 第67页 |
(1) 愈伤组织形态观察 | 第67页 |
(2) 愈伤组织扫描电镜观察 | 第67页 |
(3) 愈伤组织投射电镜观察 | 第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69页 |
·讨论 | 第69-71页 |
5 小结 | 第71-73页 |
·主要实验结果 | 第71页 |
·石蒜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 | 第71页 |
·石蒜不定芽增殖培养激素条件 | 第71页 |
·外植体消毒方法 | 第71页 |
·4 褐变防治方法 | 第71页 |
·总酚含量与褐变及保护酶的关系 | 第71页 |
·不同石蒜花器官愈伤组织诱导能力 | 第71页 |
·愈伤组织形态结构观察 | 第71页 |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