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一个水稻隐性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精细定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4页
   ·概述第8页
   ·水稻的矮秆资源利用现状第8-9页
   ·水稻矮秆突变体的类型第9页
   ·水稻矮秆基因的分类和命名第9-10页
   ·水稻矮化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第10-19页
     ·赤霉素对植物发育的调控第10-13页
     ·油菜素内酯对水稻生长发育的调控第13-18页
     ·独角金内酯对水稻株高的调控第18-19页
   ·水稻中矮秆基因的克隆第19-21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4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4-34页
   ·实验材料第24页
   ·实验方法第24-34页
     ·水稻隐性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第24页
     ·茎秆组织切片观察第24-25页
     ·构建精细定位群体第25页
     ·利用水培法测定突变体对外源GA的敏感性第25页
     ·DNA提取第25-26页
     ·PCR反应第26-27页
     ·PCR反应程序第27页
     ·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27-29页
       ·隐性矮秆基因的初定位第29页
       ·矮秆基因的精细定位第29页
     ·候选基因的测序第29-34页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第34-46页
   ·矮秆突变体的性状第34-36页
   ·主要农艺性状对比第36-38页
   ·茎秆组织切片观察第38-39页
   ·GA敏感性对比第39-40页
   ·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第40页
   ·矮秆基因的初步定位第40-41页
   ·矮秆基因的精细定位第41-42页
   ·该区间内候选基因预测第42-46页
第四章 总结和讨论第46-48页
   ·一个新的矮秆突变体的发现和精细定位第46页
   ·该突变体对高浓度赤霉素不敏感第46页
   ·突变体被精细定位于第四染色体长臂第46-47页
   ·该矮秆基因可能涉及到新的生理机制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花铃期增温影响棉花产量品质的生理机制研究
下一篇:Vel-FG人工融合基因的构建和转化拟南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