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官员道德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关于道德风险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关于防范政府官员道德风险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政府官员道德风险相关理论的梳理 | 第13-23页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观 | 第13-15页 |
2.1.1 马克思恩格斯政府观下政府的起源 | 第13-14页 |
2.1.2 马克思恩格斯政府观下的法治政府原则 | 第14页 |
2.1.3 马克思恩格斯政府观下的廉价政府原则 | 第14-15页 |
2.2 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梳理 | 第15-19页 |
2.2.1 公共选择理论的渊源及其发展 | 第15-16页 |
2.2.2 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 第16-17页 |
2.2.3 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说 | 第17-19页 |
2.3 道德风险理论的一般分析 | 第19-23页 |
2.3.1 道德风险理论的渊源 | 第19页 |
2.3.2 道德风险的内涵 | 第19-20页 |
2.3.3 道德风险出现的原因 | 第20-21页 |
2.3.4 公共选择理论与道德风险关系 | 第21-23页 |
第3章 政府官员出现道德风险的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3.1 政府官员道德风险的出现现状 | 第23-24页 |
3.2 政府官员道德风险出现的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第4章 防范政府官员道德风险的对策建议 | 第27-32页 |
4.1 加强政府官员的行政伦理道德教育 | 第27-28页 |
4.2 满足政府官员合理的利益需求 | 第28-29页 |
4.3 建立严格缜密的制度规范体系 | 第29-30页 |
4.4 强化对政府官员行为的社会监督 | 第30-3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