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农业面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农业面源污染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农业过剩氮产生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 第22-30页 |
·农业面源污染涵义及其特点 | 第22-23页 |
·农业面源污染类型与特征 | 第23-24页 |
·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机制和机理研究 | 第24-26页 |
·农业面源氮素的迁移转化机制 | 第24-25页 |
·农业面源污染的机理研究 | 第25-26页 |
·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机制的因素 | 第26-27页 |
·农业富营养化的评价指标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农业过剩氮污染的定量分析模型研究 | 第30-38页 |
·养分平衡法理论 | 第30-31页 |
·模型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测算方法与数据收集 | 第32-33页 |
·定量模型及数据特征分析 | 第33-38页 |
第四章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农业过剩氮的拟合分析研究 | 第38-50页 |
·农业面源污染和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第38-41页 |
·模拟方法与统计分析 | 第41-43页 |
·模型拟合和适切性 | 第43-48页 |
·模型拟合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应用分析研究——以江苏省某市某镇某村为例 | 第50-58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51-55页 |
·自然地理状况 | 第51-52页 |
·区域现状 | 第52-54页 |
·经济效益 | 第54-55页 |
·模型验证与应用分析 | 第55-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创新之处 | 第59页 |
·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