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电离层研究发展史 | 第13-15页 |
·电离层模型研究及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电离层相关术语及定义 | 第17-19页 |
·本文研究的动机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电离层 TEC 的数据获取及处理方法 | 第21-29页 |
·电离层的分层结构 | 第21-22页 |
·电离层电子浓度变化特征 | 第22-23页 |
·电离层 TEC 探测及解算方法 | 第23-25页 |
·电离层时延与电离层 TEC | 第23-24页 |
·双频 GPS 伪距及载波相位观测解算 TEC | 第24-25页 |
·电离层 TEC 数据 | 第25-29页 |
·广州站 GPS-TEC 数据 | 第25-27页 |
·IGS-TEC 数据 | 第27-29页 |
第三章 IRI 预测 TEC 在广州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 第29-45页 |
·IRI 模型介绍和使用 | 第30-34页 |
·IRI 模型的简介和发展 | 第30-31页 |
·IRI-2007 模型的使用 | 第31-34页 |
·IRI 模型预测 TEC 的适用性分析 | 第34-43页 |
·TEC 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 第34-38页 |
·TEC 逐月变化和年变化 | 第38-41页 |
·磁暴期间 TEC 变化特征分析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TEC 的 GPS 观测与 IRI 模型对比分析 | 第45-57页 |
·TEC 周日变化对比分析 | 第45-49页 |
·TEC 变化对太阳活动的依赖性 | 第49-51页 |
·IRI 模型参数修正方法讨论 | 第51-55页 |
·底部厚度参数修正方法讨论 | 第51-53页 |
·顶部电子浓度参数修正方法讨论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件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