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中医药资源知识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 第12-22页 |
(一) 中医药资源知识的特征 | 第13-14页 |
1. 主体的多样性 | 第13页 |
2. 根植于传统文化 | 第13页 |
3. 发展上的传承性 | 第13页 |
4. 传承范围上的地域性 | 第13-14页 |
5. 技术方法具有人身依附性 | 第14页 |
6. 思维方式上讲究整体观念 | 第14页 |
(二) 中医药资源自身的发展规律 | 第14-16页 |
1. 通过认识自然规律来研究人体的生命和疾病等发展规律 | 第15页 |
2. 以藏象与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不断深化对医药基本理论的诠释 | 第15-16页 |
3. 以师徒相传和传统文化传承为媒介,传播中医药资源知识 | 第16页 |
4. 通过学术理论争鸣和临床实践活动发展中医药资源知识 | 第16页 |
(三) 中医药资源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16-22页 |
1. 中医药资源在国内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2. 中医药资源在国外市场的发展状况 | 第18-22页 |
二、国内外中医药资源专利权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2-40页 |
(一) 国外中医药资源专利权法律保护现状 | 第22-24页 |
1. 美国对中医药资源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 第22-23页 |
2. 欧洲对中医药资源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 第23页 |
3. 法国对中医药资源的专利权法律保护 | 第23页 |
4. 英国对中医药资源的专利权法律保护 | 第23页 |
5. 日本对中医药资源的专利权法律保护 | 第23-24页 |
6. 韩国对中医药资源的专利权法律保护 | 第24页 |
(二) 国内中医药资源专利权法律保护现状 | 第24-34页 |
1. 我国中医药资源专利权保护的法律依据 | 第24-25页 |
2. 我国中医药资源专利权法律保护的类型 | 第25-28页 |
3. 中医药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判断标准 | 第28-32页 |
4. 我国中医药专利权法律保护申请的现状 | 第32-34页 |
(三) 我国中医药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4-40页 |
1. 中医药资源专利产品的侵权事实在实践中认定困难 | 第34-35页 |
2. 专利公开的强制要求不利于对中医药资源专利权持有人的法律保护 | 第35页 |
3. 严格的专利“三性”审查要求不利于中医药资源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 第35页 |
4. 临时保护的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35-36页 |
5. 缺乏专利经济意识,国际竞争力差 | 第36页 |
6. 中医药资源申请专利的科技含量低 | 第36-37页 |
7. 申请中医药资源国际专利保护的项目少 | 第37-40页 |
三、中医药资源专利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与采取的保护措施 | 第40-47页 |
(一) 中医药资源专利权保护的必要性 | 第40-42页 |
1. 能够激励中医药资源的理论创新 | 第40-41页 |
2. 进一步促进中医药资源的知识应用,实现内在的经济价值 | 第41页 |
3. 排除不当占有和使用,促进利益分享 | 第41页 |
4. 尊重中医药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权利人精神利益 | 第41-42页 |
(二) 我国中医药专利权保护的法律措施 | 第42-47页 |
1. 针对复方制剂的保护措施 | 第43-44页 |
2. 针对中医药资源研制方法的保护措施 | 第44-45页 |
3. 加强中医药资源专利权的国际申请力度 | 第45页 |
4. 针对中医药资源,采取综合保护的方法 | 第45-46页 |
5. 充分利用优先权制度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