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论文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现代化道路的生态转向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我国现代化与生态第13-20页
   ·现代化的界定第13-16页
     ·现代化的含义第13-15页
     ·我国现代化的目标第15-16页
   ·生态的界定第16-20页
     ·生态的含义第16-17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第17-18页
     ·我国生态思想第18-20页
第二章 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生态困境第20-29页
   ·资源约束趋紧第20-24页
     ·矿产资源第20-21页
     ·水资源第21-22页
     ·土地资源第22-24页
   ·环境污染严重第24-27页
     ·水污染第24-25页
     ·空气污染第25-26页
     ·固体废弃物污染第26-27页
   ·生态系统失衡第27-29页
     ·水土流失第27页
     ·气候异常第27-28页
     ·物种减少第28-29页
第三章 我国现代化生态困境的根源第29-42页
   ·偏颇的生态价值观第29-33页
     ·稀缺性资源观的淡薄第29-30页
     ·环境公平道德观的淡薄第30-31页
     ·异化消费观的横行第31-32页
     ·传统经济发展观的横行第32-33页
   ·不完善的政府管理制度第33-37页
     ·滞后的法律机制第33-34页
     ·非科学的决策机制第34-35页
     ·低效率的执行机制第35-36页
     ·不健全的监督机制第36-37页
   ·传统的经济技术手段第37-42页
     ·黑色的资源能源结构第37-39页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第39-40页
     ·不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第40-42页
第四章 我国现代化生态转向的必然性及求解路径第42-55页
   ·现代化生态转向的必然性第42-43页
     ·现代化的生态转向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第42-43页
     ·生态文明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第43页
   ·树立生态价值观第43-47页
     ·树立资源稀缺观第44页
     ·树立公平的道德观第44-45页
     ·树立绿色的消费观第45-46页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第46-47页
   ·完善政府管理制度第47-51页
     ·完善法律机制第47-48页
     ·完善决策机制第48-49页
     ·完善执行机制第49-50页
     ·完善监督机制第50-51页
   ·加强经济技术手段第51-55页
     ·低碳化资源能源结构第51-52页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第52-53页
     ·合理利用生态技术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59-60页
附件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儒家修身思想与高校文化育人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网络传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