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某些关键地层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 ·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页 |
|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工作进展及主要工作量 | 第15-17页 |
| ·主要进展和认识 | 第15-16页 |
| ·主要工作量 | 第16-17页 |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17-28页 |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19页 |
| ·区域地层及年代学数据 | 第19-25页 |
| ·迁西杂岩 | 第19页 |
| ·常州沟组 | 第19-20页 |
| ·串岭沟组 | 第20-21页 |
| ·团山子组 | 第21页 |
| ·大红峪组 | 第21页 |
| ·高于庄组 | 第21-22页 |
| ·杨庄组 | 第22页 |
| ·雾迷山组 | 第22-23页 |
| ·洪水庄组 | 第23页 |
| ·铁岭组 | 第23页 |
| ·下马岭组 | 第23-25页 |
| ·晋豫永济水幽沟剖面 | 第25-28页 |
| ·涑水杂岩变质基底 | 第25-26页 |
| ·汝阳群白草坪组 | 第26-28页 |
| 第3章 实验方法 | 第28-36页 |
| ·SHRIMP 分析技术方法 | 第28-30页 |
| ·二次离子质谱技术 | 第28页 |
| ·SHRIMP 产生的基础 | 第28-30页 |
| ·锆石 SHRIMP U-Pb 分析 | 第30-34页 |
| ·锆石分选 | 第30-31页 |
| ·样品靶制备 | 第31页 |
| ·标准样品 | 第31-32页 |
| ·分析流程 | 第32-33页 |
| ·数据处理 | 第33-34页 |
| ·铼-锇同位素定年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 ·铼-锇同位素定年的基本原理 | 第34页 |
| ·铼-锇法用于某些沉积岩定年 | 第34-35页 |
| ·分析过程 | 第35-36页 |
| 第4章 同位素定年样品描述 | 第36-41页 |
| ·太古代基底样品 | 第36-37页 |
| ·河北地区宽城崖门子剖面 | 第36页 |
| ·晋豫永济水幽沟剖面 | 第36-37页 |
| ·中元古代盖层岩石样品 | 第37-41页 |
| ·串岭沟组岩石样品 | 第37页 |
| ·高于庄组岩石样品 | 第37页 |
| ·大红峪组岩石样品 | 第37-38页 |
| ·下马岭组岩石样品 | 第38-39页 |
| ·白草坪组锆石样品 | 第39页 |
| ·白草坪组铼-锇同位素样品 | 第39-41页 |
| 第5章 华北克拉通某些层位年代学结果 | 第41-65页 |
| ·变质基底 | 第41-48页 |
| ·迁西群变质基底 | 第41-43页 |
| ·涑水杂岩 | 第43-45页 |
| 附表 | 第45-48页 |
| ·长城系底界 | 第48页 |
| ·串岭沟组年龄 | 第48-51页 |
| ·高于庄组年龄 | 第51-53页 |
| ·下马岭组年龄 | 第53-59页 |
| ·承德下马岭组年龄 | 第53页 |
| ·下花园下马岭组年龄 | 第53-54页 |
| 附图表 | 第54-59页 |
| ·永济白草坪组年龄 | 第59-61页 |
| ·白草坪组泥质砾岩年龄 | 第59页 |
| ·白草坪组石英砂岩年龄 | 第59页 |
| ·白草坪组炭质页岩 | 第59-61页 |
| ·大红峪组年龄 | 第61-62页 |
| 附表 | 第62-65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 个人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