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游走在故事与纪录之间--贾樟柯电影的形式探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6页
绪论第6-9页
第一章 “形式” 之前——身份与观念第9-17页
 第一节 汾阳来的贾樟柯第9-13页
  一、 农业背景的烙印第9-11页
  二、 经典作品的启蒙第11-12页
  三、 电影民工的创作第12-13页
 第二节 贾樟柯与生命美学第13-17页
  一、 生活变奏引发对人的关注第13-14页
  二、 生命美学注入电影创作第14-17页
第二章 “形式”之中——故事与风格第17-28页
 第一节 叙事形式第17-22页
  一、 故事母题第17-20页
  二、 行走的生命第20-22页
 第二节 风格元素第22-28页
  一、 于平缓中求突进——缓慢移动的镜头(电影摄影)第23页
  二、 于无常中觅有常——松散断裂的情节(剪辑)第23-25页
  三、 于无声处听惊雷——爆发力量的沉默(声音)第25-26页
  四、 于真实处显陌生——贴近生活的演员(场面调度)第26页
  五、 游走在故事与纪录之间——作为一种形式系统的风格第26-28页
第三章 “形式”之后——世界与电影第28-34页
 第一节 被遮蔽的世界第28-30页
  一、 边缘与底层的辩解第28-29页
  二、 小城青年的青春第29-30页
 第二节 被遮蔽的电影第30-34页
  一、 挑战观众的接受方式第30-31页
  二、 展现缺失的常态第31-34页
结语:快意恩仇任我行——行走的贾樟柯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附录:贾樟柯导演作品及其获奖情况第36-39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9-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现代主义的黑色光芒--昆汀·塔伦蒂诺电影研究
下一篇:论微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