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一、诉讼欺诈行为的理论阐释 | 第11-15页 |
(一) 诉讼欺诈行为称谓的梳理 | 第11-12页 |
(二) 诉讼欺诈行为的界定 | 第12-15页 |
二、诉讼欺诈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 第15-18页 |
(一) 诉讼欺诈侵害诉讼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 第15-16页 |
(二) 诉讼欺诈破坏正常的司法秩序 | 第16-18页 |
三、诉讼欺诈行为性质的学理观点和实践认定及评析 | 第18-23页 |
四、诉讼欺诈较之诈骗罪之独立特质 | 第23-31页 |
(一) 主体的差异性 | 第24-25页 |
(二) 客体的差异性 | 第25-26页 |
(三) 客观方面的差异性 | 第26-28页 |
(四) 依目前证据规则认定的困惑 | 第28-31页 |
五、诉讼欺诈行为刑法规制之必要性和价值 | 第31-37页 |
(一) 将诉讼欺诈行为纳入妨害司法犯罪利于节约司法成本 | 第34-36页 |
(二) 将诉讼欺诈行为纳入妨害司法犯罪有域外立法例作参照 | 第36页 |
(三) 对诉讼欺诈行为进行刑法规制符合刑法体系科学性的要求 | 第36-37页 |
六、对诉讼欺诈行为刑法规制的构想 | 第37-45页 |
(一) 诉讼欺诈行为的甄别、类型化和罪状设计 | 第38-41页 |
(二) 诉讼欺诈行为的法定刑配置 | 第41-42页 |
(三) 诉讼欺诈刑法规制的相关问题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谢辞 | 第49-5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0页 |